北江省的政壇格局,在林萬驍埋頭經營青橋鎮的這大半年裡,已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原省委書記年齡到線,退居二線,省長上調中央部委。
經過一番不見硝煙的博弈,最終由來自京城的曾德權空降接任。
曾德權年富力強,作風務實,曾在多個重要部委任職,背景深厚,與夏寧寧父親一係關係密切。
他的到任,被視為中央加強北江省工作的一個重要信號。
而原副書記顧沉舟,則憑借其穩健的執政風格和近年來北江省不俗的經濟增速,順利接任省長,主政一方,實現了其政治生涯的關鍵一躍。
青橋鎮會議室內,林萬驍正組織班子成員學習省委全會精神。當讀到新任省委書記曾德權和省長顧沉舟的名單時,他目光微凝,心中瞬間閃過無數念頭。
曾德權的上任,對他而言無疑是一個潛在的利好,雖然這條線需要通過夏寧寧才能搭上。而顧沉舟的晉升,則是實實在在的靠山更加穩固。
散會後不久,林萬驍的手機便響了起來,來電顯示是顧沉舟之前的秘書,現已成為省政府辦公廳一處處長的高遠航。
“萬驍,省長明天下午有空,想聽聽青橋鎮近期的發展情況,你準備一下,當麵彙報。”高遠航的聲音一如既往地乾脆,但語氣中多了幾分親近。
“好的,高處,我一定準時到。”林萬驍沉聲應道。
第二天,林萬驍提前半小時抵達省委大院。經過嚴格登記和檢查,他才被引領至省長辦公室外間。
高遠航已等在那裡,見他來了,上前一步低聲道:“省長剛散會,心情不錯。今天主要是聽聽情況,放輕鬆,照實說就好。不過...”他略微停頓,聲音壓得更低,“最近風向有些微妙,說話注意分寸。”
林萬驍心中一凜,點頭表示明白。
幾分鐘後,他走進了那間寬敞肅穆的辦公室。顧沉舟正站在巨大的省域地圖前,背對著門口,聽到腳步聲才轉過身來。
“小林來了,坐。”顧沉舟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指了指沙發,自己也在對麵坐下,“青橋鎮最近又是好消息不斷啊,德寧二期快投產了吧?考古公園的客流穩定嗎?”
林萬驍腰杆挺直,隻坐了半個沙發,恭敬地回答:“報告省長,德寧二期下個月正式投產,預計年產值能再增加十五個億。考古公園日均接待量穩定在三千人次以上,民宿集群入住率保持在九成五左右。”
“不錯,確實不錯。”顧沉舟滿意地點點頭,“你那個‘鎮投公司+品牌運營+村民入股’的模式,很有創新性,聽說周邊幾個縣都在學著搞。”
“都是書記當年指導有方,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林萬驍適時說道,“我們也是在實踐中摸索,還有很多不足。”
顧沉舟擺擺手:“不用過分謙虛。你的能力,我和省委都是看在眼裡的。北江省需要的就是你這樣敢闖敢乾、又能乾成事的年輕乾部。”
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深沉起來:“省委正在考慮,要加大力度培養和使用一批像你這樣經過基層鍛煉、政績突出的年輕乾部。未來省裡的發展,還是要靠你們這些年輕人。”
林萬驍心中一動,知道這是重要的信號,連忙表態:“謝謝省長和組織的信任,我一定戒驕戒躁,繼續努力,絕不辜負期望。”
“嗯。”顧沉舟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看似隨意地說道:“不過啊,萬驍,有句話叫‘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青橋鎮和你本人現在風頭正勁,關注的人多,各種各樣的聲音也會跟著來。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要穩紮穩打,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特彆是要嚴守紀律紅線,經得起各種檢驗。”
林萬驍神色一凜,鄭重回答:“省長的教誨我牢記在心。請您放心,青橋鎮的所有發展都經得起檢驗,我個人也絕不會在任何問題上犯糊塗。”
“那就好。”顧沉舟露出欣慰的笑容,“好了,公事就談到這。說說生活上有什麼困難沒有?聽說你個人問題也解決了?”這話裡帶著長輩般的關懷。
林萬驍知道這絕非隨口一問,謹慎答道:“謝謝省長關心,一切都好。和寧寧正在相處,她家人也比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