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坊迅速進入了秘書角色,不僅將日常行程、文件流轉打理得井井有條,更重要的是,他能精準理解林萬驍的關注點,將那些散見於信訪材料、基層彙報和過往檔案中的關鍵信息,進行提煉、整合,形成清晰的脈絡圖。
擺在林萬驍麵前最急迫、也最棘手的問題很多,但經過與李明坊的深入探討和分析,一個項目的名字被反複圈定、加粗,“彩虹橋”安居工程。
這個項目位於龍湖區老城與新區的結合部,規劃之初曾是當年的“頭號民生工程”,宣稱要打造連接新舊城區的“彩虹”,惠及數千戶棚戶區居民。然而,自十年前啟動拆遷後,項目便命運多舛。開發商資金鏈斷裂、股東內訌、涉及複雜的債權債務糾紛,以及……傳聞中與某些前任區領導說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勾連,導致工程在完成部分地基後徹底停工,一停就是十年。
如今,那片區域成了龍湖區心臟地帶一道巨大的傷疤:鏽蝕的塔吊聳立,裸露的鋼筋水泥猙獰,雜草叢生,垃圾遍地。更令人揪心的是,數千戶早已搬離原址、期盼新居的回遷居民,十年間輾轉租房,生活困頓,投訴、上訪成了家常便飯,是龍湖區信訪總量中一塊極其沉重的砝碼,也是影響社會穩定的巨大隱患。曆屆區委區政府都想解決,但都因牽扯太廣、水深難測而望而卻步,最多隻能進行一些臨時性的安撫,治標不治本。
“民生的痛點,就是工作的重點。矛盾的焦點,就是突破的難點。”林萬驍站在辦公室的城區地圖前,目光鎖定在“彩虹橋”項目所在的那個刺眼的空白區域上,對肅立一旁的李明坊說道,“這個問題拖了十年,老百姓等了十年,不能再拖下去了!就拿它開刀,燒起我們到龍湖後的第一把火!”
李明坊精神一振,他深知這個決定的魄力和風險:“書記,這個項目牽涉麵極廣,背後的利益關係可能非常複雜,阻力肯定會很大。”
“阻力大才說明問題大,才更需要下決心去解決。”林萬驍語氣斬釘截鐵,“越是難啃的骨頭,啃下來了,震懾力才越大,民心才越能凝聚。我們要讓龍湖的乾部群眾看清楚,新一屆區委是真正敢於碰硬、為民負責的!”
決心已下,行動迅速展開。林萬驍親自點將,成立“彩虹橋項目重啟工作領導小組”,並自任組長。副組長包括了區長趙東來、區委副書記李建國、常務副區長楊同慶、紀委書記馬雨來、政法委書記李海龍,規格之高,前所未有。
在領導小組的第一次籌備會上,林萬驍明確了工作思路:“重啟‘彩虹橋’,不是簡單的複工建設。首要任務是理清舊賬,掃清障礙!必須把十年來的糊塗賬、爛賬徹底搞清楚!”
他看向紀委書記馬雨來:“馬書記,紀委要提前介入,成立專門調查組,重點查清項目當初的決策過程、土地出讓、開發商資質審核等環節是否存在違規違紀、利益輸送問題!不管涉及到誰,一查到底!”
馬雨來神色凝重地點頭:“明白,林書記,紀委堅決落實您的指示,立刻抽調精乾力量組成專案組。”
林萬驍又看向政法委書記李海龍:“李書記,公安分局要配合紀委和後續工作,負責維護清查過程中的秩序,對可能出現的阻撓調查、威脅恐嚇等行為,依法堅決打擊!同時,對原開發商及其關聯企業的資產情況、人員構成,進行必要的摸排。”
“是!保證完成任務!”李海龍起身領命。
“審計局,”林萬驍的目光掃過參會人員,“要對項目涉及的所有資金往來,包括征地拆遷補償款、前期工程款等,進行一次全麵審計,確保資金流向清晰,沒有跑冒滴漏!”
最後,他看向臉色不太自然的趙東來和楊同慶:“東來區長、同慶區長,政府這邊要負責牽頭,組建工作專班,對接居民代表,重新啟動與各債權方的談判,同時著手研究製定新的項目建設方案和資金平衡方案。我們要在厘清曆史問題的同時,謀劃好未來。”
林萬驍的部署,環環相扣,多管齊下,不僅著眼於解決項目本身,更帶有明顯的清查曆史、整頓秩序的深意。尤其是讓紀委、公安、審計提前介入,這等於直接插向了可能存在的腐敗和利益堡壘的心臟地帶。
會議結束後,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龍湖。“新書記要動‘彩虹橋’了!”“我的天,上來就捅馬蜂窩!”“紀委、公安都上了,這是要翻舊賬啊!”“看來這次是動真格的了!”……各種議論沸沸揚揚,有人期待,有人觀望,也有人開始坐立不安。
區長趙東來回到辦公室,臉色陰沉地關上門。這個項目在他任內拖了多年,雖然主要問題發生在前任,但他作為長期主持區政府工作的區長,自然也難以完全撇清關係。林萬驍這一手,既是解決民生問題,又何嘗不是對他趙東來乃至過去龍湖執政團隊的一次“清算”和立威?
很快,“彩虹橋項目重啟工作領導小組”及其下設各工作組的成立通知正式下發。林萬驍親任組長的決定,以及紀委、公安、審計提前介入的要求,白紙黑字,清晰地印在紅頭文件上,如同一聲驚雷,正式宣告了林萬驍在龍湖燒起的“第一把火”,其目標直指沉積十年的頑疾痼疾和其背後可能隱藏的深層矛盾。
這把火,能燒掉阻礙發展的荊棘,照亮前行的道路,還是會引火燒身,引發難以預料的反彈?龍湖區內,無數雙眼睛都在緊緊地盯著!
喜歡官場重生從雪夜救大佬到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官場重生從雪夜救大佬到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