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來的反撲,象暴雨前的陰風,在龍湖官場打了個旋,卻沒能掀翻林萬驍這艘已然起錨的航船。網絡謠言、聯名訴苦、老乾部施壓,這三板斧砍下來,非但沒見血,反而崩了幾個口子。官方聲明穩住了陣腳,沈星瀾的側擊消解了輿論壓力,企業家座談會和老乾部通報會則成功爭取了中間派。
但林萬驍深知,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趙東來散布的“獨斷專行”、“影響營商環境”的毒素,仍需一劑猛藥來徹底清除。最好的解藥,就是陽光。
他決定,不再局限於小範圍的座談,要來,就玩一把大的。
“明坊,以區委區政府的名義發個通知。”林萬驍指示李明坊,“本周五上午,在區會議中心,我公開接待企業主,現場聽取意見,解決問題。不分行業,不限規模,隻要是在龍湖注冊經營的企業,有問題都可以來。提前登記,按報名順序安排,現場設置媒體席。”
李明坊心領神會,這是要擺開“鴻門宴”,不過請的不是項羽,是那些心中有鬼或被人蠱惑的“諸侯”。
通知一出,瞬間炸鍋。
支持者拍手稱快,認為這才是敢於擔當的表現;觀望者將信將疑,想看看這位林書記是不是作秀;而那些簽了聯名信、或被趙東來暗中鼓動的人,則象熱鍋上的螞蟻。
周五上午,區會議中心中型會議室座無虛席。前麵幾排是企業主代表,後麵是省市媒體記者,長槍短炮對準了主席台。林萬驍獨自坐在台上,麵前隻有一杯清茶、一個話筒和一疊空白的便簽紙。區長趙東來稱病未出席,其他常委分散坐在台下前排兩側,表情各異。
九點整,林萬驍開門見山,沒有一句套話:“今天這個會,隻帶耳朵,不帶帽子。大家都是龍湖經濟發展的功臣,有什麼困難,對區委區政府有什麼意見,敞開了說。能現場解決的,我當場拍板;需要研究的,限期答複;確實解決不了的,也給大家說明白原因。開始吧。”
第一個舉手的是個做精密加工的小企業主,姓王,他拿著話筒,語氣有些激動:“林書記,我不怕得罪人!我就想問,以前我們想申請點技改補貼,那得求爺爺告奶奶,手續一大堆,最後還不一定能成。現在區裡搞數據核查,是不是以後這些扶持政策都沒了?我們這些老老實實搞生產的企業,會不會被一刀切?”
問題很尖銳,現場瞬間安靜下來。
林萬驍拿起筆,在便簽上記了幾筆,然後抬頭,目光平和:“王總,你這個問題問得好。數據核查,查的是虛假,懲的是詐騙,絕不是要砍掉對企業正常的扶持。恰恰相反,我們正在製定新的產業扶持政策,方向就是‘精準滴灌’。”他頓了頓,聲音提高,“以前那種‘撒胡椒麵’,甚至‘肥肉貼到豬背上’的補貼方式,必須摒棄!新的政策,將重點向像您這樣有技術、有市場、願意投入研發的實體製造業傾斜。申請流程會簡化,審批會透明,錢要花在刀刃上!我在這裡可以表個態,隻要是真心實意做企業、符合龍湖產業發展方向的,區委區政府不僅不會不管,還會加大支持力度!”
王總愣了一下,隨即用力鼓掌。台下也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第二個發言的是位女企業家,搞跨境電商的。她抱怨的是龍湖的物流成本偏高,通關效率不如沿海地區。
林萬驍認真聽完,轉頭就對台下的常務副區長楊同慶說:“楊區長,這個問題你記一下。下周牽頭組織海關、商務、交通等部門開個協調會,專題研究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通關便利化的具體措施,半個月內拿出方案。”楊同慶立刻點頭記錄。
第三個、第四個……問題接踵而來,有的涉及招工難,有的抱怨某些部門辦事拖遝,有的希望政府多組織展銷活動。林萬驍時而傾聽,時而追問細節,時而當場點名相關部門負責人表態,限期解決。現場氣氛從最初的拘謹、試探,逐漸變得熱烈、務實。
那些原本帶著挑刺心態而來的人,發現這位林書記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他不回避矛盾,不推諉責任,反應迅速,決策果斷。更重要的是,他對企業經營的痛點、難點似乎門兒清,說出來的話都在點子上。
輪到一位簽了聯名信的建材公司老板發言時,他麵色尷尬,支支吾吾,隻說了一些“希望政策穩定”、“政府多關心”之類的空話。
林萬驍看著他,語氣平淡卻帶著壓力:“張總,你的公司規模不小。如果有什麼具體的困難,今天是最好的反映機會。如果隻是泛泛而談,那可能就是我們的工作還不到位,沒能讓你了解到最新的政策動向。會後,可以讓經開區管委會的同誌主動上門,跟你對接一下。”
那張總額頭冒汗,連連擺手:“不用不用,林書記,我們……我們挺好的,沒什麼具體困難。”他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心裡把忽悠他簽名的趙東來罵了無數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兩個多小時的接待會,林萬驍解決了十七個具體問題,對五個複雜問題給出了明確的研究路徑和時限。沒有空話套話,隻有實打實的回應和承諾。在場的媒體記者們奮筆疾書,他們知道,這比任何通稿都更有說服力。
接待會結束後,林萬驍並沒有立刻離開。他把李明坊叫到一邊,低聲吩咐:“把今天那幾個發言閃爍其詞、明顯是被人拉來湊數簽名的企業主名單,和之前聯名信上的名單做個交叉比對。重點標記出那幾個上躥下跳、積極串聯的。”
“書記,您是要……”李明坊隱約猜到了意圖。
“秋後算賬?不。”林萬驍搖搖頭,眼神銳利,“是把這些操縱‘民意’、試圖綁架政府決策的幕後黑手,給我一個個揪出來。把他們的名字,以及他們是如何威逼利誘其他企業主簽名的證據,一並整理好。”
他頓了頓,語氣森然:“然後,以區委的名義,形成一份專題報告,直接報送市紀委陳正康副書記。標題就叫《關於龍湖區部分不法商人勾結個彆領導乾部,企圖以虛假聯名信方式乾擾破壞營商環境、對抗組織審查的情況反映》。”
李明坊心神一震。這一招,太狠了!這等於是在趙東來最致命的傷口上,又狠狠補了一刀,而且直接捅到了最能要命的地方。這份報告一旦坐實,趙東來就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是對抗組織!
“我馬上去辦!”李明坊立刻應道。
當天下午,龍湖區的街頭巷尾、企業茶座,談論的都是上午那場彆開生麵的接待會。林書記務實、果決、接地氣的形象不脛而走。相比之下,那份漏洞百出、被當眾戳穿的聯名信,成了徹頭徹尾的笑話。網絡上的謠言,在鐵一般的事實麵前,也迅速銷聲匿跡,連最初發帖的論壇都悄悄刪除了帖子。
謠言,不攻自破。
而一份關於聯名信背後操縱者的詳細報告,連同之前那份關於“正東公司”的初核材料,已通過正常渠道,遞到了市紀委副書記陳正康手裡。
林萬驍站在辦公室窗前,看著樓下恢複秩序的車流人流。他知道,邪不壓正。但在官場,這個“正”字,不僅需要自身的硬氣,更需要運用智慧和規則,將那些“邪”徹底釘死在恥辱柱上。
趙東來的反撲,成了他自掘墳墓的最後幾鍬土。
喜歡官場重生從雪夜救大佬到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官場重生從雪夜救大佬到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