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接待會結束後,聯名信成了笑話,網絡謠言煙消雲散,趙東來困坐愁城,已是孤家寡人的態勢越來越明顯。
林萬驍清楚,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趙東來在龍湖經營近十年,樹大根深,盤根錯節,即便如今牆倒眾人推,但推牆的人裡,難保沒有幾個心存觀望,甚至準備隨時反水的。
常委會裡的微妙平衡,必須被打破。趙東來的陣營,需要從內部瓦解。
林萬驍的“分化瓦解”,講究的是精準施策,對症下藥。他像一位老練的中醫,對著龍湖區委常委班子這個“病人”,開始望聞問切,區彆用藥。第一個被“請”到書記辦公室“談心”的,是區委常委、組織部長陳過房。
陳過房五十出頭,個子不高,戴著黑框眼鏡,平時在常委會上發言不多,但每次人事調整方案都做得四平八穩,是個典型的“精致利己主義者”。他以前緊跟趙東來,是因為趙能給他實惠,穩住他的位置。如今風向大變,他就像站在蹺蹺板中間,兩頭張望。
“過房同誌,坐。”林萬驍親自給他泡了杯茶,語氣隨和,“找你來,是想聽聽你對當前全區乾部隊伍思想動態的看法。最近風波不少,乾部們心裡難免有些想法。”
陳過房雙手接過茶杯,屁股隻坐了半邊沙發,姿態放得很低:“書記,總體是穩定的。大家對區委,特彆是您銳意改革的舉措,是支持和擁護的。個彆雜音,不代表主流。”
林萬驍笑了笑,不接這頂高帽,話鋒一轉:“乾部隊伍是事業發展的基石。組織部門責任重大啊。尤其是在選人用人上,一定要把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把真正忠誠、乾淨、擔當的乾部選出來、用起來。最近數據核查,也反映出過去在乾部考核評價上,可能過於偏重經濟指標,忽略了其他方麵,這個教訓要吸取。”
陳過房心裡一凜,知道正題來了。他謹慎地回應:“書記指示得非常及時。我們組織部正在研究完善乾部綜合考核評價體係,增加政治素質、作風建設、群眾口碑等方麵的權重。”
“很好。”林萬驍點點頭,看似無意地提起,“我聽說,之前幾次動議調整的乾部,有些爭議比較大?比如那個王姓副局長,群眾反映不少,但每次調整方案都順利通過了?過房同誌,你們組織部在前期醞釀和考察環節,還是要再把關嚴格一些,不能當‘二傳手’啊。”
陳過房額頭瞬間見汗。那個王副局長是趙東來的鐵杆,提拔他時確實阻力很大,是自己看在趙東來的麵子上,在考察材料上做了“技術處理”。林萬驍此刻點出,警告意味十足。
“是,書記批評得對!我們一定深刻反思,完善流程,堅決杜絕類似情況!”陳過房趕緊表態。
林萬驍見火候差不多了,語氣緩和下來:“過房同誌,你的業務能力我是認可的。龍湖未來的發展,需要一支高素質的乾部隊伍,組織部門是關鍵。希望你能真正扛起責任,把好選人用人這個最重要的關口。有什麼困難,可以直接向我彙報。”
“一定一定!請書記放心,我陳過房一定恪儘職守,堅決貫徹區委的意圖!”陳過房幾乎是賭咒發誓般地站了起來。他知道,這是林萬驍給他遞出的橄欖枝,也是最後通牒。再不“站隊”,下一個被“完善考核”的,恐怕就是他自己了。
送走心神激蕩的陳過房,林萬驍第二個約談的是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海龍。
李海龍是軍轉乾部出身,性格耿直,帶點匪氣,在公檢法係統威望很高。他之前和趙東來更多是工作配合,私交不深,對趙某些做法也頗有微詞,但礙於區長麵子,一直保持表麵和氣。
林萬驍和李海龍的談話就直接多了。
“海龍書記,最近維護穩定壓力不小,辛苦了。”林萬驍遞過去一支煙。
李海龍接過,自己點上,深吸一口:“分內工作。書記,有啥指示直說,我老李不喜歡繞彎子。”
“好,快人快語。”林萬驍欣賞這種風格,“兩件事。第一,數據核查和彩虹橋項目推進,觸及了一些人的核心利益,不排除有人狗急跳牆,甚至動用一些非常規手段。政法係統要繃緊弦,確保改革環境穩定,確保乾事創業的乾部人身安全。”
“這個沒問題!”李海龍拍胸脯,“誰敢炸刺,我的銬子不認人!”他這話半是表態,半是自信。
“第二,”林萬驍壓低了聲音,“關於趙區長妻弟錢衛東,以及可能涉及的其他人員,市紀委那邊估計很快會有動作。一旦需要采取強製措施,龍湖這邊的配合銜接,你要親自抓,確保萬無一失。這件事,目前僅限於你我知道。”
李海龍目光一凝,重重點頭:“明白!政法委員會全力配合,保證不出紕漏!”他心裡清楚,這是林萬驍對他的絕對信任,也是將他徹底拉上改革戰車的信號。於公於私,他都沒有理由拒絕,甚至隱隱有些興奮,早就看趙東來那夥人不順眼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三個被約談的,是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楊同慶。楊同慶是技術型乾部,做事踏實,但性格有些軟弱,以前在趙東來的強勢下,大多時候隻能扮演執行者的角色。公開接待會上,林萬驍當場給他交辦任務,就是一種扶持和暗示。
林萬驍和楊同慶主要談的是經濟工作,肯定了他近期的表現,鼓勵他大膽履職。“同慶同誌,政府日常運作,尤其是經濟調度,你要多挑擔子。現在是龍湖轉型的關鍵期,很多具體工作,你要主動靠前指揮,拿出方案。不要有顧慮,區委是你最堅強的後盾。”
楊同慶備受鼓舞,他感覺自己的舞台來了。“書記,您放心!我一定竭儘全力,把您定下的事情落實好,把龍湖的經濟搞上去!”
除了這三位關鍵人物,林萬驍還分彆與紀委書記馬雨來、宣傳部長葉莉莉、人武部政委郭建軍進行了溝通,進一步鞏固了支持力量。對於統戰部長劉小帆和區委辦主任錢友良,前者統戰工作相對超脫,後者作為“大管家”態度已明顯轉變,林萬驍采取了暫時觀察的策略。
這一係列精準、密集的私下約談,徹底改變了龍湖區委常委會的力量格局。
效果立竿見影。
在接下來的一次常委會上,討論到某個原本由趙東來主導的招商項目後續處理時,楊同慶率先提出了不同意見,認為項目存在風險,需要重新評估。
趙東來臉色難看,習慣性地看向陳過房,希望這位組織部長能幫腔幾句。誰知陳過房眼觀鼻,鼻觀心,仿佛沒接到信號,最後含糊地表示:“同慶區長的顧慮也有道理,謹慎點是好事。”
趙東來又看向李海龍,李海龍更是直接,打著哈哈:“經濟問題你們定,我們政法係統隻管保駕護航,不插手具體業務。”
趙東來心頭一沉,一股寒意從腳底升起。他感覺自己突然被孤立了,以往那種一呼百應至少表麵如此)的感覺消失殆儘。他明白,林萬驍的“分化瓦解”奏效了,他苦心經營的陣營,已經出現了致命的裂痕。
會後,趙東來獨自回到辦公室,反鎖了門。他癱坐在椅子上,望著天花板,眼神空洞。一種大勢已去的悲涼和恐懼,緊緊攫住了他。他知道,自己不僅失去了外麵的陣地,連內部最核心的堡壘,也正在土崩瓦解。
林萬驍站在辦公室窗前,看著樓下趙東來那輛孤零零的座駕。他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內部的釘子已經鬆動,接下來,就等市紀委那最後一錘子,把這麵搖搖欲墜的牆,徹底敲碎。
分化瓦解,是為了更好的聚攏人心,重整旗鼓。龍湖的天空,即將塵埃落定。
喜歡官場重生從雪夜救大佬到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官場重生從雪夜救大佬到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