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自然資源廳核查組在龍湖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深入調查。他們不僅仔細審核了龍湖區提供的全部資料,還隨機抽取了幾家通過“標準地”模式拿地的企業進行實地走訪,與企業負責人麵對麵交流,了解他們真實的感受和評價。
調查的結果,與匿名舉報信中的指控大相徑庭。
企業主們普遍反映,“標準地”模式讓他們在投資前就對地塊情況、投資要求和後續監管有了清晰預期,避免了以往“毛地”出讓中常見的隱性成本和審批不確定性,大大增強了投資信心,加快了項目落地速度。對於地價,他們都表示是通過公開市場競爭獲得的,符合市場規律,並未感到異常。
核查組內部經過反複討論和論證,最終形成了一份客觀嚴謹的調查報告。報告充分肯定了龍湖區“標準地”改革的積極探索和實踐,認為其:
一、符合國家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大政方針;
二、有效提升了土地要素配置效率和政府服務效能;
三、通過“事前定標準、過程強監管、事後嚴履約”,建立了更加規範、透明的土地管理秩序,有利於從源頭上預防腐敗;
四、實踐成效顯著,企業滿意度高,促進了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報告明確指出,匿名舉報信中關於“人為壓低地價、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指控與事實不符,屬於誣告。調查期間未發現龍湖區委區政府及相關領導乾部在“標準地”改革中存在違規違紀問題。
這份沉甸甸的調查報告,按程序呈報給了省長曹雲川。
在省長寬大的辦公桌上,這份結論明確的報告顯得格外醒目。曹雲川仔細翻閱著,臉色略顯陰沉。他本想借此敲打一下林萬驍,甚至找到其把柄,卻沒料到核查結論如此正麵,反而坐實了林萬驍的改革政績。這讓他有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憋悶感。
然而,麵對白紙黑字的調查結論,尤其是報告中提及的該項改革符合中央精神,他無法公然否定。沉吟良久,他最終在報告上圈閱,示意已知悉,未再作其他批示。
這意味著,省裡對龍湖“標準地”改革的調查,正式以“查無實據、改革有效”的結論畫上了句號。
消息傳回龍湖,區委區政府上下如同搬掉了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歡欣鼓舞。章峰柏、陳亮等人都鬆了一口氣,對林萬驍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在如此不利的局麵下,書記竟能憑借紮實的工作和坦誠的態度,硬生生將一場危機轉化為了對改革成果的官方認證!
然而,林萬驍並沒有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他的思維已經跳到了下一步。匿名舉報信雖然被證實為誣告,但其造成的乾擾和破壞是實實在在的。這種風氣若不加以遏製,以後任何改革舉措都可能麵臨類似的惡意中傷,將會嚴重挫傷乾部乾事創業的積極性。
“不能讓乾事的人流汗又流淚,更不能讓誣告者得意逍遙!”林萬驍在書記辦公會上,語氣堅決,“我們要借此機會,狠狠刹一刹這股歪風邪氣!”
在他的主導下,龍湖區采取了一係列組合拳,整頓區內舉報風氣:
第一,公開澄清,扶正祛邪。區委宣傳部在征得核查組同意後,通過區屬官方媒體平台,適度公布了省調查組對龍湖“標準地”改革的肯定性結論,明確指出此前相關匿名舉報內容不實。雖然沒有點名道姓,但此舉無異於為改革正名,為受到不白之冤的乾部撐腰,也給所有乾部吃了一顆定心丸。
第二,嚴肅查處,形成震懾。林萬驍要求區紀委監委,對此次匿名舉報信進行倒查。雖然匿名信難以追查到具體個人,但紀委監委還是根據信中提到的一些細節和可能的信息來源,進行了內部排查和談話提醒,表明了區委對誣告行為“零容忍”的態度。同時,建立誣告陷害查處和澄清正名工作機製,對經過查證確屬誣告陷害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並及時為受到不實舉報的乾部澄清正名、消除顧慮。
第三,規範渠道,引導有序。區委辦、區政府辦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規範信訪舉報秩序鼓勵實名舉報的意見》,暢通和規範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大力提倡和鼓勵實名舉報,明確對實名舉報優先辦理、優先處置、給予答複。同時對誣告陷害行為的法律後果進行了廣泛宣傳。
第四,樹立典型,弘揚正氣。結合“龍湖青年英才計劃”的推進,大力宣傳表彰那些在改革一線、發展前沿敢於擔當、勇於負責、實績突出的乾部,樹立“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的鮮明導向,營造風清氣正、乾事創業的政治生態。
這一套連消帶打的組合拳下來,龍湖區的政治風氣為之一清。那些原本心存僥幸、想靠寫匿名信攪混水的人,不得不掂量一下後果;而廣大踏實乾事的乾部,則感到腰杆更硬、底氣更足,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被進一步激發。
一場來勢洶洶的暗箭,最終不僅未能傷及林萬驍分毫,反而被他巧妙地利用,成為了鞏固改革成果、整肅內部風氣、凝聚人心的契機。其政治智慧和駕馭複雜局麵的能力,讓他在龍湖的威望更上一層樓。
不過,林萬驍心裡明白,這次的勝利,隻是階段性的。曹雲川和趙晉嶽絕不會就此罷休,他們就像潛伏在暗處的毒蛇,隨時可能再次發動更致命的攻擊。他必須利用這難得的喘息之機,加快龍湖的發展步伐,進一步壯大自身實力,以應對未來更加殘酷的博弈。平靜的海麵下,暗流依舊在洶湧奔騰。
喜歡官場重生從雪夜救大佬到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官場重生從雪夜救大佬到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