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直播發布會的效果立竿見影,恐慌情緒被迅速遏製,輿情趨於平穩。
不過危機的暫時平息隻是開始,真正的考驗在於如何徹底查清原因、嚴肅追責,並從中汲取深刻教訓,防止悲劇重演。
林萬驍絕不能允許此事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由他親任組長的事故調查組高效運轉,技術專家、安監人員、紀檢監察乾部聯合介入,連夜對龍湖新科化工有限公司展開全麵調查。現場勘查、設備檢測、人員問詢、資料調閱……所有工作都在爭分奪秒又有條不紊地進行。
兩天後,一份初步的事故技術分析報告擺在了林萬驍的案頭。報告結論清晰而刺眼:直接原因是涉事儲罐的進口閥門墊片因長期受物料腐蝕和應力疲勞,發生脆性破裂。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企業主體責任嚴重不落實,設備日常巡檢維護流於形式,未能及時發現並更換老化部件;安全管理存在明顯漏洞,對重大危險源監控不力。
幾乎同時,區紀委監委對區應急管理局原安監局)、環保局、城北化工園區管委會等相關監管部門的履職情況初核也有了結果:存在日常監督檢查不夠深入、對企業存在的安全隱患督促整改不力、未能有效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等問題。
證據確鑿,責任清晰。
林萬驍主持召開區委常委會專題會議,研究事故處理及善後事宜。會議室氣氛凝重。
“各位同誌,調查結論大家都看到了。”林萬驍聲音不高,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決絕,“這起事故,表麵看是設備老化,根子上是人的問題,是管理的問題,是責任心的問題!新科化工,安全意識淡漠,主體責任懸空,視安全生產為兒戲!相關監管部門,履責不到位,監管失之於寬、失之於軟!”
他目光掃過與會眾人,語氣陡然加重:“對於這種漠視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給社會穩定造成嚴重影響的行為,必須依法依規,從嚴從重處理!絕不能姑息遷就!”
他隨即提出處理意見:
“第一,對企業:責令龍湖新科化工有限公司立即停產整頓,由應急、環保等部門聯合驗收,驗收不合格絕不允許複產!同時,由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吊銷其安全生產相關許可證照;由區生態環境局依據相關法規,頂格處以罰款;並由司法機關介入,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安全負責人、當班操作人員等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的行為,立案偵查,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二,對監管部門:區應急管理局分管副局長、危化品監管科科長,城北化工園區管委會主任、分管副主任,區環保局執法支隊相關負責人,因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建議由區紀委監委立案審查,依規依紀給予嚴肅處理!同時,責成上述部門主要負責同誌向區委、區政府作出深刻檢查!”
這份處理意見,可謂雷霆萬鈞。尤其是對監管乾部的追責,力度空前,讓在座的一些常委都感到心驚。這意味著,不僅僅是企業要付出慘重代價,負有監管責任的官員也將麵臨嚴厲的黨紀政務處分,甚至可能丟掉烏紗帽。
有常委謹慎地提出:“書記,處理是否過於嚴厲?尤其是監管部門的同誌,平時工作也很辛苦,是否可以考慮給予誡勉、通報等相對輕一些的處理,以觀後效?”
林萬驍直接打斷,語氣冷峻:“辛苦不是免責的理由!監管責任懸空,就是最大的失職!如果我們對監管者的失職行為網開一麵,那就是對違法企業的縱容,就是對人民群眾的極端不負責任!今天我們可以因為‘辛苦’而原諒監管不力,明天就可能因為同樣的理由,釀成更大的慘劇!這個口子,絕不能開!”
他斬釘截鐵的態度,徹底統一了常委會的思想。處理方案一致通過。
決議迅速執行。新科化工被貼上封條,企業負責人被警方帶走;相關監管部門的涉事乾部被紀委約談,等待他們的將是嚴厲的處分。消息傳出,在全區企業界和乾部隊伍中引發了巨大震動。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了區委區政府對安全生產“零容忍”的堅決態度。
追責不是終點,反思和整改才是目的。在事故處理基本塵埃落定後,林萬驍立即主持召開全區安全生產緊急會議,與會人員擴大到所有街鎮、部門、重點企業主要負責人。
會上,他沒有過多重複事故經過,而是引導全體與會者進行了一場深刻的反思:
“我們是不是在追求gdp增速的時候,潛意識裡放鬆了安全這根弦?”
“我們‘放管服’改革,是不是在某些環節變成了‘隻放不管’或‘放而失管’?”
“我們的監督檢查,是不是習慣了聽彙報、看材料,而缺少了‘一竿子插到底’的較真精神?”
“我們有沒有把彆人的事故當成故事聽,心存僥幸,認為離自己很遠?”
一連串振聾發聵的提問,讓會場鴉雀無聲,許多人低下了頭。
“血的教訓就在眼前!”林萬驍沉痛地說道,“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從現在起,在龍湖,任何忽視安全、漠視生命的行為,都是與區委區政府為敵,與全區人民為敵!”
他當場宣布,在全區範圍內啟動為期三個月的“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攻堅行動。要求各行業領域、各轄區單位,必須進行“翻箱倒櫃”式的排查,建立隱患清單、整改清單、責任清單,實行銷號管理。對排查整改不力、敷衍塞責的,將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喜歡官場重生從雪夜救大佬到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官場重生從雪夜救大佬到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