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條主要的謠言被暫時壓製,但網絡上關於“啟明星”的討論,依然充斥著大量的疑慮、誤讀和情緒化的喧囂。被動防禦、見招拆招,終究落了下乘,且極易陷入疲於奔命的困境。
林萬驍站在監控牆前,凝視著那些雖然熱度有所下降,但依舊盤踞在輿論場中的負麵情緒板塊,眉頭微蹙。他知道,僅僅辟謠是遠遠不夠的。拆除了炸彈,還需要清掃戰場,重建秩序,甚至要在這片思想的廢墟上,主動樹立起指引方向的燈塔。
“不能總被他們牽著鼻子走。”林萬驍轉過身,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一位核心成員的耳中,“辟謠是治標,引導才是治本。我們要把話語權奪回來,把公眾的注意力,從那些被刻意製造的焦慮和質疑上,引向改革本身的光明麵。”
他走回指揮席,雙手按在桌麵上,目光掃過略顯疲憊的團隊:“從現在開始,我們的工作重心要調整。從‘防禦阻擊’轉向‘主動引導’。我們要學會設置議題,而不是總在回應彆人的議題。”
“王處,”他看向監測研判組組長,“立刻從我們前期儲備的案例庫中,篩選出三個最具代表性、最能體現‘啟明星’改革惠民初心、操作過程透明規範、且已取得初步積極反響的地方試點案例。我要真實的、有血有肉的、普通老百姓能看得懂、有共鳴的故事。”
“是!我們馬上梳理!”王衛明精神一振,立刻領會了林萬驍的意圖。
“張嵐,”他轉向引導應對組組長,“協調央媒深度報道組,組成特彆采訪小隊,分赴這三個試點地區。不要官樣文章,要下沉到社區、廠礦、田間地頭,去采訪一線的乾部、參與改革的企業、享受到紅利的普通民眾。挖掘細節,捕捉真情實感,做成係列專題報道,在黃金時段、重要版麵推出。”
“明白!我立刻聯係總編室,爭取最好的資源位!”張嵐迅速記錄。
“同時,”林萬驍繼續部署,“啟動我們的‘專家解讀團’升級版。不要讓他們再停留在宏觀層麵的原則性論述。給他們提供這三個典型案例的詳細素材,讓他們圍繞具體案例進行解讀。比如,針對國有資產估值疑慮,就請專家結合某個老工業基地國企成功轉型、職工安置滿意的實例,掰開揉碎了講估值過程如何透明,安置方案如何保障職工利益。針對公共服務引入社會資本的擔憂,就結合某個偏遠山區因為引入社會資本建起標準化衛生院、村民看病不再難的例子,講清楚政府如何監管、如何確保普惠性。”
他強調道:“解讀的語言要變。少用‘有利於’、‘旨在’這種官僚腔,多用‘帶來了’、‘解決了’、‘看到了’這種結果性、感受性的語言。要讓專家說人話,講老百姓關心的事。”
“好的,林局,我們重新調整專家溝通口徑和發布內容。”張嵐點頭。
“老李,”林萬驍最後看向綜合協調組組長,“你負責保障。確保采訪團隊一路暢通,確保專家們能拿到最一手、最鮮活的材料。同時,密切關注網信部門那邊的動態,我們主動設置的這些正麵議題,要爭取獲得他們的重點推薦和流量加持。”
“放心,後勤和協調絕不掉鏈子。”老李拍胸脯保證。
戰略方向既定,各個小組再次高速運轉起來,但這一次,節奏中少了幾分救火般的倉促,多了幾分謀定後動的沉穩。
僅僅二十四小時後,一係列精心烹製的“精神大餐”開始被端上輿論的餐桌。
央視新聞頻道黃金時段,推出了《“啟明星”照進現實》係列深度報道的第一集。鏡頭沒有對準宏大的會議和官員,而是對準了東北某個曾經瀕臨破產的老國企。畫麵裡,不再是刻板的廠房和設備,而是老工人們拿到股權分紅和妥善安置協議後,那一張張如釋重負又充滿希望的臉。廠長在鏡頭前,沒有空話套話,而是拿著厚厚的賬本和審計報告,一點點解釋資產如何評估,資金如何使用,未來如何規劃。真實,往往擁有最打動人心的力量。
幾乎同時,幾位在公眾中擁有良好口碑的經濟學家、社會學者,在他們的個人社交賬號和受邀參加的網絡直播中,紛紛轉變了話風。他們不再高談闊論抽象的理論,而是拿著剛剛播出的報道案例,或者類似的調研素材,像拉家常一樣,分析這個國企為什麼能成功轉型,那個鄉村的醫療條件是如何切實改善的。他們用通俗的語言解釋複雜的政策,用具體的結果回應虛空的質疑。
“大家看,這個廠子的資產評估,是引入了三家獨立的第三方機構背靠背進行的,結果全程公示,這還能有什麼貓膩?”
“山區那個衛生院,政府規定了藥價上限和服務標準,私營資本負責運營管理和設備投入,既解決了政府投入不足的問題,又保證了老百姓看得起病,這叫雙贏。”
這些接地氣的解讀,迅速在網絡上引發了新一輪的熱議,但這一次,話題的焦點開始從“會不會有問題”,轉向了“原來可以這樣操作”、“我們這裡是不是也能學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權威媒體、知名專家、鮮活案例、通俗解讀……多管齊下,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正麵聲浪,開始有力地衝刷著此前被謠言和負麵情緒汙染的輿論土壤。
林萬驍在指揮中心,密切關注著數據的變化。監控屏幕上,代表正麵討論和中性探討的藍色、綠色區域正在穩步擴大,雖然那些頑固的紅色質疑區域仍未完全消退,但輿論的天平,已經開始向著理性、建設性的方向傾斜。
“林局,效果很明顯!”王衛明指著屏幕上的情感分析圖譜,興奮地報告,“圍繞我們推出的幾個典型案例的討論,正麵情緒占比超過百分之六十五!相關話題下的理性討論比例大幅提升!”
張嵐也補充道:“幾家合作媒體反饋,報道的觀眾互動數據和轉發量都非常高,說明觀眾真的看進去了,也在思考。”
林萬驍微微頷首,臉上卻並無太多喜色。他知道,引導藝術並非一蹴而就,這是一場持久戰,需要持續投入,不斷設置新的、能引發共鳴的議題,才能鞏固陣地,擴大戰果。
“不要鬆懈。”他沉聲道,“第一波引導效果不錯,但還不夠。監測組,繼續挖掘新的、有價值的正麵案例和改革故事。引導組,準備第二波、第三波的宣傳策劃,形式可以更豐富,比如短視頻、紀錄片、在線問答等。我們要讓‘啟明星’的光芒,持續照亮輿論場的每一個角落,讓理性、建設性的聲音,最終成為壓倒性的主流。”
他走到窗邊,一夜未眠,但他的眼神依舊明亮而堅定。被動辟謠,隻是權宜之計;主動引導,設置議題,才是掌控輿論戰場主動權的王道。
喜歡官場重生從雪夜救大佬到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官場重生從雪夜救大佬到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