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保勝上次過來,買過鄰居家雞蛋,也說過有機會還會買,今天剛進院子沒一會兒,就有村裡大嫂來拍門,問要不要雞蛋。
有,當然要啊,優質蛋白質,都到嘴邊了,怎能放過?
趙保勝也問了,有沒有雞可買,被拒絕了,雞蛋還能省幾個給家裡孩子,雞沒了,蛋也就沒了,那以後還怎麼賣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大嫂也答應幫忙留意,看誰家的母雞抱窩,給趙保勝留幾隻小雞。
其實山裡人養雞賣不了幾個蛋,村裡人想吃蛋會自己養,去縣城賣太遠,臨近的集市又不是經常開,攢壞了雞蛋那就虧本。
也就趙保勝這樣自稱是進山的買賣人,才會買,因此村裡幾家養雞的都盯著呢。
趙保勝知道,但那又有什麼呢,他還特意在村裡轉了轉。
大北莊有些變化,但變化不算太大。
村裡好些路邊牆上都刷了抗日口號,看來根據地基層組織已經開始掌權,至少大北莊和無名村已經差不多。
變化不大的呢?這些山裡村莊,大多沒有地主和包稅人,基層組織有些發動群眾的手段無用武之地,減租減息都沒個目標。
那些都是平原地區才真正好使,山裡麵,隻有提高生產力,以及靠武裝力量扛住鬼子和偽政權的搜刮,才能真正獲得民心。
任重道遠。
晚上趙保勝露了一手,用雞蛋給整出好幾樣,蛋餅,雞蛋羹,蛋花湯,幾個人也不嫌雞蛋吃多了不舒服,就著窩頭猛吃。
還鹵上了一些明天帶走吃,這也是缺調料缺油,實在不好弄,所謂鹵的,也就是煮熟了放鹽水裡,實在是沒香料。
夜裡,趙保勝起出了院子裡汽車殼子旁埋著的箱子,取了全部法幣和一部分銀元,他計劃裡有很多東西要買,包括才想起來的油鹽醬醋。
需要準備的東西太多了,路上想起來煙霧彈的事,他記得簡易做法需要的材料,要找到一起買,對,還有火柴,這東西用處大,多買多存沒事。
就今年,鬼子會開始對根據地進行圍剿、封鎖,物資奇缺的日子可不好過。
第二天一大早,又是趙保勝起來做早飯,他已經學會以小米為主食的各種做法了,小米粥配上煮雞蛋,嗯,鹽鹵的蛋時間短,味道一言難儘,不算成功。
大北莊往青山村,地勢開始平緩,地形的變化,胡義的現場教學也開始變化,趙保勝則更多的在關注地形,拿胡義的小本子寫寫畫畫,土木老哥,基本的地形圖還是會畫的。
初春,綠色還不是主調,等天氣暖和之後,平原地區的高粱玉米之類的長起來,青紗帳也是遊擊戰的好戰場。
趙保勝站在青山村外,看平原上的土地,感慨著,哪怕隻想象一下,這片還不算豐饒的土地,長滿莊稼,該是多好的景象啊。
豫省平原地區能不能像冀省那樣挖地道?趙保勝不知道,作為土木人,深知地下的情況,隻有挖開才知道,也許能從當地農民口中問出來一些情況。
獨立團三連,馬良知道大概是在縣城南活動,趙保勝他們現在還在縣城北,暫時也用不上接觸。
於是又是一路走一路教學,胡義在平原上可教的利用地形的東西就很少了。
小紅纓插嘴,沒地形掩護,就得跑得快,趙保勝反嘴就刺激她:“那你可得多練啦!咱可沒騾子讓你騎!”
氣得小丫頭要扒拉他讓他背。
馬良不是本地人,是在晉省參軍的,他問:“豫省也種高粱玉米吧?夏天的青紗帳,也是極好的掩護。”
趙保勝點頭:“問過,和晉省差不多,夏天肯定有青紗帳。但梅縣平原就那點大,都在縣城眼皮子底下,想乾點什麼,都難。”
胡義和小紅纓也站著看,都不說話,這麼好的地方,想著被鬼子占領控製,都很不甘心。
趙保勝歎口氣:“咱先找人辦事,買到東西再說,小心著點,村子裡可能會有漢奸眼線。”
物資采購量不大,很多東西沒必要去縣城,趙保勝就想著去找王鐵匠,取上次打的工具,正好仔細問問他,鄉村集市的情況。
靠近王家村,周圍麥地比山邊更油潤,顯然平原上的水熱條件更好,土地也更肥沃。
王鐵匠家,並沒有鋪麵,隻在院子裡支了個棚子架爐子。
趙保勝推院門,卻看到一個穿偽軍黃皮子的漢子,正卷著袖子,恰好看向院門!
喜歡烽火逃兵誰讓這禍害進了獨立團?請大家收藏:()烽火逃兵誰讓這禍害進了獨立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