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嘛,大家都是混生活,人家敢帶這麼多紙製品出城,那肯定是有把握。
趙保勝直接湊過去瞧。
很粗糙的黃草紙,還有有切割成圓形的毛邊紙,也有刻透的孔,還有泛紫紅的粗糙印刷品,花裡胡哨的人物……一紮紮一捆捆。
這尼瑪是迷信用品!
紙錢,黃紙,以及冥幣!
趙保勝不知道的是,就陝甘寧邊區,1943年進口物資指外來商品)前八大類中,就有迷信用品,超過文化用品的比重!
呢嗎民間紙的最大用途竟然是用來燒?!
要知道,那是43年了,此時,38年,占比隻會更高。
中國人,向來看重祖宗,祭祀不會少,祭祀用品也自然不會少。
鬼子占領中原,也禁絕不了被占土地上的人祭奠自家祖宗,紙錢冥幣,在市場上的份額自然不低。
趙保勝立刻就找到了出城要帶什麼東西了。
冥幣啊!
冥幣單麵印刷,反麵還是可以做記錄的嘛!
黃紙和紙錢本身沒印刷,寫字兒容易被人發現。
趙保勝啊趙保勝,你可真是個小機靈鬼兒!
他打聽到這些東西來自哪裡,又問了價,販運這東西出城竟然還能掙錢!
不錯不錯,又有掙錢新路子了。
至於火柴之類的東西,上次問過雜貨鋪,老板肯定在城外有貨,到時候直接城外交易。
老李采購清單上的物資,其實根據趙保勝判斷,除了布匹這種東西,大部分都可以在城外找到采購的地方,隻是還沒摸到門。
趙保勝對糧食缺口的擔憂,其實有些過了,獨立團聯係了各處工作組,得到的信息是,鬼子掃蕩和搜索隊搶糧,損失慘重的大戶並不太多。
平民百姓家的存糧本來就有限,地主富農被搜索隊勒索過後,手裡還是有足夠的糧。
但,趙保勝的建議,獨立團還是準備著手實施,畢竟可能遭饑荒的更多是平民百姓,說不定地主富農正等著窮人借糧度饑荒呢。
人力資源,後世隻是老板們嘴裡的耗材,可在這個時代,代表著生產力,代表著經濟能力。
不說彆的,隻要有糧,以工代賑喊老百姓來山裡開荒壘梯田,就能握住最大的勝利保障:人力。
兵員,糧食,物資,都得依靠人,依靠人的勞動。
所以采購清單裡,糧食仍然是大頭,有限的資金更多的是放在雜糧和豆類以及種子上,荒年能活命,就是最大的善政。
趙保勝進城第一件事,就是找上次客棧的掌櫃,他托人家給打聽租房的事,成交就給一塊錢法幣的‘勞務’費。
事情很順利,客棧掌櫃去約了房主,下午見麵看房。
趙保勝看時間充裕,先把藥材給賣了,背簍裡除了趙保勝專門留的黨參,都清空了。
黨參不算特彆貴重,但他挑的都是品相好的,包了起來,打算作為給金春秀的謝禮。
不管人家什麼身份,對小紅纓的愛護那是沒看出假,該謝。
春秀樓門口,趙保勝沒見著金媽,管事的去了又回,婉拒了他,反而告訴他,小丫頭的鞋備好了,等哪天出城再來一趟,這鞋子城門口可能會攔,到時候管事的給送出去。
趙保勝沒想到,這金媽這麼上路子。
點頭哈腰,說下次帶孩子進城再來看金媽,趙保勝轉身之後,腦子裡仍然在盤算,這是有啥事?想圖謀小丫頭?
小紅纓這丫頭這麼討人家喜歡?自己有時候都嫌得頭疼。
琢磨半天,人家好像也沒什麼意圖啊,算了不想了。
下午見到了房主,一起看房。
這家的院子,是從人家手裡收來的,嗯,就是這麼說的,房主沒說自己身份,但趙保勝感覺出來些漢奸味兒。
房子本身還行,兩間瓦房,院子很小,但有口井。
房子位置很糟糕,東邊是鬼子的那些大院高牆,南邊院子貼著吉田商社倉庫的北牆,這個季節隻能下午曬一小會兒太陽。
難怪便宜,縣城裡的小院,起碼得五塊錢,他這才開價兩塊。
趙保勝仔仔細細地檢查了房子,這種磚瓦平房,和後世的基本一樣,僅有些細節比後世精致。
然後開始挑毛病。
房主倒沒有太不耐煩,挑毛病還價的,才是真正想租的。
屋頂瓦片裡已經長草了,很久沒有清理維護,他趙保勝得處理,降兩毛。
大屋炕裡很久沒有清理,得找人清理,降兩毛。
門窗鬆動,窗戶紙缺失……
房主不肯降租,但在趙保勝的糾纏下,答應頭一個月減半。
趙保勝又說這會兒不是月末月初,差半個月,他得等等再租。
房主有些煩了,答應隻押一個月租金,可以等下個月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