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科學築基,瓜田夏夢
林燊燊站在矮棚前,看著“玄龜”研究站如同鋼鐵巨獸般在北部山腳紮根。探照燈撕裂荒原的夜幕,蘇振宇院士的白大褂在光柱下時隱時現。那位科學泰鬥正俯身查看能量監測儀,而代號“蒼龍”的蘇家堂兄則像一柄出鞘的刀,帶著龍魂隊員在外圍布設警戒線。
“小林!”蘇振宇的聲音穿透機器低鳴傳來,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玄龜’需要這片土地最原始的生態數據!你那些蘿卜苗,還有種植記錄,是寶貴的第一手資料!立刻送一份詳細報告過來!”
林燊燊心頭一緊。這是命令,而非請求。蘇家的介入,既是保護傘,也是無形的牢籠。他壓下情緒,簡短回應:“明白,蘇院士。”
轉身回到簡陋的矮棚,他小心翼翼地將最後一批進入膨大期的櫻桃蘿卜采收裝箱。這些蘊含微弱“生機因子”的果實,是下一步談判的籌碼,更是撬動資源的杠杆。做完這些,他立刻伏在充當書桌的舊木箱上,攤開數學模擬卷。離高考不足兩月,每一分鐘都彌足珍貴。
【叮!宿主成功應對國家級實驗室進駐壓力,並堅持高考備考核心目標,觸發暴擊返還!請選擇:】
【a:便攜式多功能土壤墒情肥力實時監測手環可無線組網,覆蓋半徑1公裡)】
【b:《有機農場廢棄物高效循環利用技術大全》含厭氧發酵、蚯蚓生物轉化等全套方案)】
【c:定向思維加速器微弱版,可小幅提升專注力與短期記憶效率,每日限用2小時)】
林燊燊目光掃過選項。a項監測手環雖好,但“玄龜”站已有更尖端設備;c項思維加速對高考堪稱神器,但眼下迫在眉睫的是土壤改良和啟動資金!他果斷鎖定b項。
“選b!”
海量信息流湧入腦海:厭氧發酵罐結構圖、碳氮比調控公式、蚯蚓床分層設計、腐熟度判定標準……一套完整、高效、可落地的有機質循環方案清晰呈現。這正是大規模改良鹽堿地所需的核心技術!
他立刻行動。
翌日清晨,頂著料峭春寒,林燊燊將沉甸甸的櫻桃蘿卜箱搬上那輛破三輪,目標直指王振峰少校所在的西部戰區後勤部駐地。
崗哨森嚴的軍營裡,王振峰驗過蘿卜品質,眼中精光一閃:“活性因子穩定!後勤部正式下單,每周優先供應200斤,單價按市價150,每斤150元,預付三周貨款!”
一張九萬元的現金支票沉甸甸落入林燊燊手中。這是他用科學和拳頭搏出的第一桶“軍餉”!
資金到位,林燊燊馬不停蹄返回棲霞鎮。他直奔縣城一家加工廠,將那份係統提供的“高效智能廚餘垃圾處理發酵桶設計圖”拍在沾滿煤灰的案台上。
“廠長,按這個打!材料用最好的加厚不鏽鋼,錢不是問題!”林燊燊指著圖紙上關鍵的攪拌軸密封結構和溫控夾層,“這裡,還有這裡,精度必須到位!”
廠長眯著眼,粗糙的手指撫過圖紙上精密的參數,倒吸一口涼氣:“乖乖!這設計好專精!林先生,您從哪弄來的?”他狐疑地打量著林燊燊。
“部隊給的試驗項目。”林燊燊麵不改色,將那張蓋著西部戰區後勤部紅章的采購協議複印件推了過去。
廠長看到鮮紅的部隊公章,頓時肅然起敬,疑慮全消,拍著胸脯保證:“放心!擁軍項目,我砸鍋賣鐵也給你整得妥妥的!三天後提貨!”
三天後,一輛軍用吉普卷著煙塵停在加工廠前。
王振峰的副官親自帶人將兩個銀光閃閃、結構精密的龐然大物——總容量達五噸的定製版不鏽鋼發酵桶——裝上軍車,一路護送至農場東河畔的“燧石坳”試驗田。這無聲的背書,徹底鎮住了棲霞鎮所有暗中窺探的目光。
發酵桶就位,林燊燊立刻投入菌劑生產。
他將蘇振宇優化後的配方與軍用級特供菌種結合,以糖蜜、豆粕為營養基,注入清澈的東河深井水經“玄龜”站初步過濾)。恒溫控製下,枯草芽孢杆菌bn99特供株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發酵桶內形成濃稠的棕褐色菌液,活性遠超市售產品。
“成了!”林燊燊看著檢測儀上爆表的菌落數,眼中燃起火光。
他選定了“燧石坳”邊緣一塊約五畝的鹽堿最輕區域作為首塊改良田。拖拉機轟鳴租自鎮上),深耕犁破開灰白板結的土層,將按比例稀釋的菌劑與粉碎的玉米秸稈深深翻埋。富含微生物的“藥湯”滲入土壤,開始無聲地分解有機質,中和堿毒。
與此同時,高考倒計時的壓力如影隨形。矮棚裡,充電台燈的光芒每晚都亮至深夜。林燊燊埋首於題海,筆尖在卷麵上沙沙作響。唯有在極度疲憊時,他才會躺上那張老舊的藤編躺椅,閉目調息。
胎息之法悄然運轉,心神沉入一種玄妙的“心流”狀態。
腦海中並非經文符咒,而是清晰浮現出農場未來的三維藍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動化滴灌管網如銀色血脈在堿地上鋪展;赤焰玲瓏草莓在可控環境下綻放;西瓜藤蔓在沙壤上蔓延;觀光遊客在瓜田間穿梭歡笑……科學的規劃與靈感的火花在深度冥想中碰撞、推演。
偶爾,一絲微弱得幾乎無法察覺的暖流會順著呼吸滲入丹田,那是“生機因子”與胎息共鳴的跡象——此乃科學之道,亦是仙農之基。
四月底,一場淅瀝春雨後,“燧石坳”試驗田傳來捷報!翻埋秸稈的區域,土壤顏色肉眼可見地由死灰轉向淺褐,原本板結如石的地表變得酥鬆!林燊燊用檢測儀複查:
ph:9.1顯著下降!)s鹽分降低!)
有機質:0.9翻倍增長!)
微生物活性:低但已從“未檢出”到“有”!)
“微生物大軍開始工作了!”林燊燊攥緊拳頭,改良之路首戰告捷!他立刻擴大戰果,指揮雇來的短工將第二批菌劑注入新翻整的二十畝土地,目標直指七月的瓜果盛宴!
資金在燃燒,但方向無比清晰:
瓜田觀光牌:精挑“早春紅玉”西瓜早熟、皮薄、糖度高)、“金蜜”小哈密瓜抗病、香氣濃)種子,采用雙蔓整枝,配合滴灌,確保七月盛產,打造采摘體驗核心區。
四季草莓陣:劃出專用育苗棚。蒙特瑞、聖安德瑞斯兩個四季品種直接定植,目標鎖定78月旅遊旺季的鮮果供應。而冬季的“錢袋子”——隋珠、紅顏、章姬、豐香、甜查理,則精心培育母苗。預計六月匍匐莖如綠色的網絡在苗床上蔓延,為八月下旬的大規模定植積蓄力量,確保十一月的溫室能流淌出赤紅的“寶石”。
長果桑探路:引進數十株四季長果桑苗,栽於試驗田邊緣。修長如指的紫黑色桑果若能在初秋掛上枝頭,將是吸引回頭客的獨家招牌。
規劃落定,林燊燊攤開英語詞彙書,口中念念有詞。
目光偶爾掠過窗外,北部山腳“玄龜”研究站的燈光徹夜不熄,與矮棚的孤燈遙相呼應。
一邊是代表國家意誌的深奧能量解析,一邊是少年以科學為犁、以係統為種,在死寂廢土上奮力耕耘的生機藍圖。高考的獨木橋與仙農的萬裡路,在此刻奇異地交織。
他指節敲了敲桌上那份寫給蘇振宇的、關於蘿卜種植環境與惰性能量微弱關聯的“技術報告”,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科學仙農的棋局,他已悄然落子。
關鍵詞:
土壤改良突破·高考備戰衝刺·瓜果觀光藍圖·軍用菌劑投產·蘇家深度介入
喜歡我在廢土搞仙農!請大家收藏:()我在廢土搞仙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