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給我加把勁啊!
還有,以後你們三個營要是借用柱子的炮兵,打完仗必須把炮彈補上!
上次借炮打炮樓和鬼子據點,到現在都沒還清呢!
張大彪三人聞言麵露尷尬。
但還是挺直腰板高聲應道:是!團長!我們一定加倍努力!
話雖如此,三人心裡卻暗自叫苦:李明華這發展速度簡直不講道理。
當初他隻帶了12名戰士出去。
如今獨立營都快趕上半個獨立團的規模了,這讓他們怎麼追趕?
與此同時,李明華和王逸凡正率領獨立營向劉家村行進。
由於攜帶的戰利品太多——特彆是那些重火炮和成堆的白麵、糧食,隊伍行進速度並不快。
儘管比團主力提前了大半天出發,最終卻幾乎同時抵達陽村附近的團部駐地。
所以當一營、二營、三營的戰士們看到獨立營滿載而歸的場景時。
無不羨慕得兩眼放光——隻見獨立營的戰士們或背或扛,帶著堆積如山的戰利品。
嶄新的武器彈藥、成袋的白麵、整箱的罐頭...看得眾人直流口水。
戰士們紛紛議論起來:
獨立營的同誌運氣也太好了吧?
不僅全殲了小泉大隊,還繳獲這麼多好東西!
是啊,哪像咱們,這次白跑一趟,就消滅了鬼子一個小隊,連牙縫都不夠塞!
早知道當初就該報名去獨立營!你看他們的裝備多精良!
就連一些班長、排長聽到這些議論,原本想出聲製止。
但轉念一想:自己何嘗不羨慕獨立營的待遇?獨立營簡直富得流油!
獨立營的戰士們聽到這些議論。
雖然肩上扛著沉重的物資,卻個個昂首挺胸,士氣高漲。
這種被人羨慕的感覺,讓他們渾身又充滿了乾勁。
當李明華率領獨立營回到劉家村時,村民們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出征時隻有500多人的隊伍,如今竟壯大到近1200人!
原有的營房顯然不夠用了,李明華不得不立即著手安排新的駐地。
劉家村的鄉親們和戰士們立即行動起來,熱火朝天地擴建臨時營房。
由於之前有過多次合作經驗,大家配合得十分默契。
李明華特意囑咐王逸凡給幫忙的鄉親們分發一些物資作為酬謝。
值得一提的是,在殲滅小泉大隊的戰鬥中,戰士們繳獲了上千套日軍軍服。
這些軍服到時候經過鄉親們精心拆洗、改製,很快就變成了嶄新的八路軍軍裝。
第二天,王逸凡按照慣例組織新兵和民兵召開訴苦大會。
這是李明華定下的鐵規矩。
無論是招募的新兵還是投誠的偽軍俘虜,都必須參加訴苦教育。
通過這種方式,讓戰士們深刻認識到。
八路軍為誰而戰——為窮苦百姓打天下。
八路軍為何而戰——趕走侵略者,建立新社會。
八路軍的性質——人民的子弟兵。
這種政治教育可以顯著增強了部隊的凝聚力。
讓戰士們明白了革命的意義,在戰鬥中展現出更強的韌性和團結。
實踐已經證明,這套方法成效顯著,必須長期堅持。
喜歡抗戰:旅長快來拉裝備請大家收藏:()抗戰:旅長快來拉裝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