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了第四天,上級派來的運輸部隊終於抵達特戰團駐地羅家村。
當李明華看到運輸隊的規模時,忍不住驚呼:我的老天爺!臥槽!
這支運輸隊竟然有四五千人之多,更令人驚歎的是他們的運輸裝備。
馬車、驢車、獨輪車一應俱全。
與之前攻打河源縣城時全靠老百姓肩挑背扛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支專業運輸隊的強大運輸能力,讓李明華看得目瞪口呆。
李明華辦事向來雷厲風行。
他立即安排人與上級派來的運輸部隊進行武器裝備和物資的交接工作。
前來驗收的後勤人員看到堆積如山的武器裝備時,一個個都驚得目瞪口呆。
要知道他們在來的路上還在私下議論。
為什麼要動用這麼多運輸力量,難道真有這麼多物資?
現在親眼目睹這些戰利品,才明白上級為何如此重視。
這些後勤人員簡單用過餐稍事休息後,立即熱火朝天地開始了搬運工作。
一車接一車的物資被有條不紊地運出駐地。
其中一支小分隊還專程前往李雲龍駐地趙家村。
去接收那邊要上交的六門大炮和部分炮彈。
與此同時,隨運輸隊一同到來的240名骨乾老兵也已抵達。
李明華親自接見了他們,安排他們先行休整。
隨後立即召集各營營長和李紅軍開會。
會議室裡,根據這些骨乾的個人資料,對照著花名冊。
李明華和各營長仔細研究著如何將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兵分配到最合適的崗位上。
其實這次整編主要是對特戰團各營、連及直屬部隊進行數量的擴編。
目前特戰團總兵力已達3500餘人。
王家村周邊想要參軍的老百姓和民兵在前三天就已經全部完成報名。
後續暫時沒有新增兵源。
上級後勤運輸部隊效率極高。
僅用半天時間就將需要上交的武器裝備和物資全部運走。
原本堆滿物資的場地頓時變得空蕩蕩的。
不過即便如此,特戰團現有的武器裝備和物資儲備。
對於3500多人的部隊來說仍然相當充裕。
完成交接工作後,李明華立即指示後勤部的劉小東、羅得水著手準備乾糧。
雖然部分新兵才剛剛訓練幾天。
但考慮到八路軍正在發動大規模戰役。
特戰團休整時間已經足夠,必須儘快轉移陣地,繼續尋找戰機打擊鬼子。
李明華深知,在當前的戰爭形勢下。
部隊必須保持機動性,隨時準備投入新的戰鬥。
經過數天的仔細研究,李明華最終決定將特戰團向長壽縣方向轉移。
他將目光鎖定在距離王家村五六十裡外的鳳鄉鎮。
這個位於小穀地中的集鎮人口稠密,農耕發達。
四周環繞著兩條天然山脈,是建立根據地的理想之地。
李明華的戰術構想很明確。
等攻占鳳鄉鎮後,這裡既能作為部隊發展的基地,又具備天然的防禦優勢。
鳳鄉鎮離孔捷獨立團駐守的長壽縣不遠,也方便聯係。
也可以防禦陽泉方麵的鬼子,讓其他八路軍在周邊區域放心開展遊擊作戰。
既可襲擾鬼子,又能破壞敵人的交通線。
相比之下,李雲龍的獨立團主要負責平安縣方向的發展,與新一團保持戰略協同。
4支主力部隊形成犄角之勢,互相策應。
於是在攻下河源縣城10天後,李明華便率領整編完成的3500多名特戰團戰士。
攜帶著充足的武器裝備和物資補給,浩浩蕩蕩地向鳳鄉鎮方向開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