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華立即命令通信員火速趕回團部,調集更多衛生員前來救治傷員。
看著這些在鬼子機槍掃射下依然奮勇作戰的戰士們,他心如刀絞。
這些無畏的勇士們個個都是鐵打的漢子,一定要儘全力救治!
隻要能挺過這一關,他們必將成為更強大的戰士!
與此同時,李明華還讓李紅軍、王逸凡繼續動員鳳鄉鎮及周邊鄉村的百姓。
還有讓特戰團其他戰士趕到了馬頭山陣地。
雖然昨晚已經基本搬走了所有能搬的戰利品。
但陣地上仍有許多物資需要轉移,就是地上的彈殼!
還有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列13節的裝甲列車了。
裝甲列車上的機槍,不管是完好的還是損壞的,昨天晚上已經全部拆走了!
但是列車上的三門巨炮已被炸毀無法拆卸。
這一次當然也把這些炮也運回去。
說不定兵工廠能回爐重鑄,或者修好一門!
另外這列13節的裝甲列車堪稱一座移動的鋼鐵寶庫。
每一節車廂都由厚重的裝甲鋼板構成。
這些優質鋼材對物資匱乏的八路軍而言堪稱無價之寶。
雖然缺乏汽車發動機等設備,無法將其改裝為裝甲車輛。
但這些鋼材經過拆解後用途極為廣泛。
既可以回爐重鑄子彈殼、手榴彈外殼,又能用於修理各類槍械火炮。
在艱苦的抗戰歲月裡,八路軍兵工廠長期麵臨鋼鐵短缺的困境。
由於缺乏現代化煉鋼高爐,隻能依靠簡陋的土法煉鋼鐵技術。
戰士們常常需要冒著生命危險。
四處收集鬼子炸彈碎片、損毀的武器零件。
甚至拆卸鐵路鋼軌來獲取寶貴的鋼鐵資源。
如今這13節裝甲列車的繳獲,無疑為部隊解決了燃眉之急。
這些優質鋼材運抵總部兵工廠後。
足以支撐相當一段時間的軍工生產需求。
更令人振奮的是,這列裝甲列車還配備了一個完整的火車頭。
這個鋼鐵巨獸的價值遠超車廂鋼材。
其精密的機械構造和動力外掛。
將為八路軍的軍工生產帶來難以估量的助益。
特彆是火車頭蘊含著巨大的改造潛力。
經過專業改裝,它可以成為一台大功率的發電機。
為八路軍邊區兵工廠提供穩定的動力來源。
山西豐富的煤炭資源完全能夠滿足其燃料需求。
這將顯著提升兵工廠的武器製造和維修能力。
雖然李明華曾考慮將其改裝為鳳鄉鎮的照明發電機。
但顯然將其運往兵工廠發揮工業動力作用更具戰略價值,提高軍工生產。
此外,鬼子墜毀的12架戰機殘骸散落在馬頭山陣地各處。
這些航空器材同樣具有重要的回收價值。
戰機殘骸中的特種金屬材料極為珍貴。
更令人期待的是可能保存完好的無線電設備。
若能修複出幾套完好的機載電台,將極大改善部隊的通訊條件。
雖然這種可能性較為渺茫,但每一件回收的航空器材都值得仔細檢查。
特彆是戰機的發動機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