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召集政委李紅軍、王逸凡以及各營營長召開作戰總結會議。
望著圍坐在一起的指揮員們。
李明華難掩激動之情:同誌們,鳳鄉鎮這一仗已經勝利結束了!
我們特戰團創造了輝煌的戰績。
以300餘人的傷亡代價,殲滅日偽軍3000餘人,其中鬼子就占了2000多頭。
我們還摧毀了鬼子一列13節的裝甲列車,擊落了12架轟炸機!
聽到這個驚人的戰果。
在場的指揮員們都情不自禁地熱烈鼓掌,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確實,在整個八路軍的戰史上。
還從未有過一個團級單位能在一場戰鬥中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
李明華繼續總結道:這次我們的繳獲同樣豐碩。
各類火炮、重機槍、步槍等武器裝備堆積如山。
幾乎快趕上了上次攻打河源縣城的收獲規模
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對特戰團的編製進行調整,以適應當前快速發展的需要。
我原計劃將部隊規模擴充至5000人,現正式確立新的編製方案。
炮兵部隊將擴編為兩個炮兵營。
分彆由林峰擔任炮兵一營營長,張小山擔任炮兵二營營長。
同時成立專門的高射炮防空營,由防空作戰經驗豐富的何富貴出任營長。
在步兵力量方麵,我們將新增一個主力步兵4營,林大華出任營長。
使特戰團的主力步兵營總數達到四個。
調整後,特戰團將擁有。
四個主力步兵營,兩個炮兵營,一個防空營,共計七個主力作戰營。
團直屬的工兵連、警衛部隊等其他單位也將根據部隊規模擴大進行相應擴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個擴編方案一經宣布,立即引起在場指揮員的熱烈反響。
擁有如此規模的重武器配置,在八路軍團級單位中實屬罕見。
特彆是兩個炮兵營和一個防空營的設立,將極大提升特戰團的火力打擊能力。
針對繳獲裝備的處理問題,政委李紅軍提出了審慎建議。
團長,我們這次繳獲了大量火炮、重機槍和高射炮等重型裝備。
是否需要上繳部分給總部?還是全部留作自用?
李紅軍提出這個問題更多是出於例行請示。
實際上在物資分配問題上,他和各營長都完全遵從李明華的決策。
無論團長做出什麼決定,他們都會無條件執行。
李明華會心一笑,解釋道:當然不會全部留下,我們也用不了這麼多裝備。
按照剛才製定的擴編方案,這次繳獲的武器裝備我們準備上繳一半給總部
他詳細算了一筆賬:這次總共繳獲41門火炮。
戰鬥前我們原有30門,戰鬥中損失5門,現剩25門。
按照新編製:每個步兵營配4門,四個營共需16門。
兩個炮兵營各配15門,共需30門,這樣總計需要46門火炮
所以從繳獲的41門中,我們留下21門就完全能滿足我們特戰團需求了
另外20門大炮全部上繳總部支援兄弟部隊。
對於92式重機槍、擲彈筒、輕機槍和步槍等輕武器及彈藥。
按照上交一半、自留一半的進行分配。
在後勤物資方麵,李明華特彆強調:糧食等補給物資這次不上交了。
我們要以鳳鄉鎮為根據地核心,必須儲備充足的糧食。
喜歡抗戰:旅長快來拉裝備請大家收藏:()抗戰:旅長快來拉裝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