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華的目光突然變得更加深邃,繼續部署道。
同誌們,還有一個關鍵問題需要解決。
鳳鄉鎮的土地雖然肥沃。
但我們調查發現,日寇占領期間有大量良田被拋荒,許多老百姓背井離鄉。
現在,我們要采取三項措施:
第一,他豎起食指,發動當地群眾給逃亡在外的鄉親們捎口信。
告訴他們根據地的新氣象,號召他們返鄉重建家園
第二,組織建築工隊在農閒時節參與開荒工作。
我們要未雨綢繆,隨著根據地日益穩固,會有更多百姓投奔而來,糧食供給必須跟上
所以我們要製定明確的墾荒政策。
凡是主動開墾荒地的農戶,新開墾的土地就歸其所有。
我們要讓老百姓真切感受到。
在根據地勞動就有收獲,再也不會受到日寇和地主的剝削!
王逸凡聽著這一項項具體部署,眼中的光芒越來越亮。
他激動地回應道:團長考慮得太周到了!
經過土改後,群眾的積極性一定會空前高漲。
我敢保證,隻要政策一公布,不用我們動員,老百姓自己就會搶著去開荒!
他掰著手指盤算道:沒有了苛捐雜稅,沒有了地租剝削。
老百姓種出來的糧食都是自己的,這樣的好政策,群眾怎麼會不擁護呢?
李明華欣慰地點頭:正是這個道理。
記住,我們建設根據地,就是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隻有群眾真正受益,根據地才能真正穩固!
李明華之所以如此重視開荒生產,是因為他清楚地認識到當前抗戰形勢的嚴峻性。
現在這時空還是1940年,
但是當到了41年,就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相持階段。
在他的記憶中。
原本時空41年是八路軍正是麵臨鬼子殘酷的三光政策和嚴密封鎖。
才不得不開展著名的南泥灣大生產運動。
民以食為天,軍無糧則散李明華目手指輕叩桌麵。
鳳鄉鎮地處要衝,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正是發展生產的絕佳之地。
我們必須抓住這個優勢,把這裡建設成穩固的後方基地
這不僅關係到特戰團的生存發展,更關係到根據地的長治久安。
即便將來我們解放更多地區,也要堅持這個方針。
就是一手拿槍,一手拿鋤,做到自給自足
說到這裡,李明華眼中閃過一絲自信的光芒。
雖然他的外掛能夠通過殲敵獲得糧食補給。
但他深知,要真正讓根據地發展壯大,必須建立起完善的生產體係。
隻有這樣,才能養活更多百姓,甚至有餘力支援兄弟部隊。
同誌們,李明華鄭重地說,根據地建設任重道遠,我們必須下大力氣抓好這項工作
隨後,他將目光轉向李紅軍:政委,你來彙報一下最近幾天的征兵工作情況。
新兵招募進展如何?各營連的編製補充得怎麼樣了?
李紅軍翻開記事本,清了清嗓子彙報道:團長,關於征兵工作,我詳細彙報一下。
鳳鄉鎮戰役後,我們共俘虜偽軍四百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