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李世民沉默了。
這兩個字,像是一根燒紅的鐵刺,狠狠紮進了他的心臟。
答案,他當然有。
在他從昏迷中醒來的那一刻。
在他看到滿朝文武,那一張張如同死了爹娘般的喪氣臉時。
他就已經知道了答案。
大唐,
已經輸了。
輸得,
一敗塗地。
曾經,他還可以將嶺南道、將廣州府作為一張牌,擺在談判桌上。
用來交換、來試探、來博弈。
可現在,
這張牌已經被他的好兒子,用一種他無法理解的方式直接從牌桌上奪走了。
他,已經沒有任何資格去談了。
剩下的隻有聽從。
或者,滅亡。
但,李世民畢竟是李世民。
是那個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天策上將。
是那個一手開創了貞觀盛世的,天可汗!
他的驕傲,他的尊嚴.......
不允許他就這樣在一個後輩、一個逆子麵前低下高貴的頭顱。
冕旒之後,
他的眼神,重新變得冰冷、銳利。
仿佛剛才那個虛弱、蒼白的病人,隻是幻覺。
此刻坐在這裡的,
依舊是那個殺伐果決,君臨天下的帝王。
他沒有回答信使的問題。
而是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冷冷開口。
“朕,調集三十萬大軍,陳兵黔州邊境。”
“不曾想,你家元首卻暗度陳倉,奇襲嶺南。”
“聲東擊西,倒確實是出乎了朕的意料。”
他將一場徹底的潰敗,輕描淡寫地說成了一次戰術上的失誤。
仿佛,一切仍在掌握之中。
他看著那名信使,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
“沒了嶺南道,朕的手中,確實少了一張可以談和的牌。”
“那麼……”
他刻意停頓,身體微微前傾。
一股無形的帝王威壓瞬間籠罩了整個大殿。
“你們想如何?”
“是繼續打下去,讓這天下血流成河,生靈塗炭?”
“還是……”
他最後一個字的尾音拖得很長,帶著一絲令人不寒而栗的決絕。
那意思,再明顯不過。
哪怕大唐流儘最後一滴血,他李世民,也絕不會束手就擒!
話音落下。
整個甘露殿的氣氛,瞬間降到了冰點。
那些剛剛才鬆了一口氣的文臣武將,此刻,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
他們一個個驚恐地、愣愣地看著龍椅上的皇帝。
誰也沒想到!
誰也沒想到,在這種絕對的劣勢之下,皇帝陛下居然還存著死戰到底的準備!
這可不行啊!
萬萬不行啊!
打?
拿什麼打?
拿我們的血肉之軀,去撞那日行萬裡的鋼鐵巨鳥嗎?
拿我們引以為傲的騎兵,去追逐那些從天而降的神兵嗎?
這不是戰爭。
這是,送死!
全麵開戰大唐必敗無疑!
長安城,
恐怕連一天都守不住!
更讓他們感到恐懼的是另一件事。
一旦開戰,
黔州,就有了最正當的理由,將他們的軍隊開進大唐的每一寸土地。
而隨之而來的……
將是李承乾那套,足以顛覆乾坤的,可怕思想!
什麼“人人平等”。
什麼“自由”。
什麼“將土地,歸還給真正耕種的人”。
這些話對於普通百姓來說。
是福音。
但對於他們這些高高在上的世家門閥來說,不亞於是催命的魔咒!
這不僅僅是要屠殺皇權。
這更是要,
掘了他們世家大族的根啊!
“陛下,三思啊!”
“陛下,萬萬不可衝動啊!”
“戰端一開,玉石俱焚,社稷危矣!”
朝堂之中,終於有人忍不住了。
壓抑的低語聲開始像瘟疫一樣蔓延開來。
有的人甚至已經準備跪下,死諫。
他們不能讓皇帝為了那可笑的“體麵”,拉著整個世家階層,一起陪葬!
“都給朕閉嘴!”
就在這時,
李世民的一聲怒喝,如晴天霹靂,轟然炸響!
那聲音裡,
蘊含著無儘的威嚴與怒火。
瞬間便將所有的嘈雜都壓了下去。
整個大殿,
再次恢複了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大臣,
都噤若寒蟬低下了頭。
他們這才想起。
眼前這位,哪怕再落魄,再虛弱,也依舊是那個主宰他們生死的帝王!
李世民的胸口,劇烈地起伏著。
他沒有再看那些讓他失望透頂的臣子。
他的目光,
如鷹隼般死死地鎖定在那名黔州信使的臉上。
他在等。
等一個,最終的宣判。
在那幾乎凝成實質的沉重氛圍下。
黔州的信使,終於再次開口了。
他的臉上,依舊掛著那副平靜的、甚至可以說是溫和的笑容。
仿佛,剛才那劍拔弩張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皇帝陛下,言重了。”
“我家元首派我前來,自然是不願與大唐全麵開戰。”
他緩緩說道,聲音清晰,而沉穩。
“畢竟,戰爭最是傷財傷民。”
“無論誰勝誰負,最終受苦的都隻是無辜的百姓。”
“這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景象。”
這番話說得冠冕堂皇。
卻讓李世民,感到了一股更深的寒意。
勝負?
在這種情況下,談論勝負本身就是一種最大的羞辱。
信使似乎沒有察覺到李世民那愈發陰沉的臉色,他繼續說道:
“所以,我們帶來了和平的誠意。”
“隻要,大唐能夠接受我家元首提出的一些合理條令。”
“那麼,我們將立刻停止一切軍事行動。”
“並且,保證不再對大唐發起任何征戰。”
說著。
他從隨身的公文包裡,取出了一份用文件夾精心裝裱好的文件。
“這,就是我們的誠意。”
..........
..........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那份文件上。
他認識這東西。
或者說,
他認識構成這東西的那種紙張。
潔白,光滑,平整。
沒有一絲草木的粗糙纖維。
之前,
從黔州回來時,他就深深記住了這種神奇的紙。
李世民當時便驚為天物。
他立刻就讓將作監的頂級工匠去模仿,去研製。
他幻想著,
有朝一日大唐也能擁有這種宛如藝術品的紙張。
但可惜的是……
無論工匠們如何努力、耗費了多少珍貴的材料,最終的結果都是失敗。
他們,連這種紙是如何造出來的都毫無頭緒。
一個不起眼的細節,
卻如同一根針,再次刺痛了李世民的驕傲。
“呈上來。”
他淡淡地吩咐道。
內侍總管趙乾,連忙碎步上前。
用顫抖的雙手從信使手中接過了那份文件。
然後,
再恭恭敬敬地呈遞到李世民的麵前。
李世民沒有立刻打開。
他隻是用手指,輕輕地摩挲著那光滑如玉的封麵。
薄如蟬翼,
卻又帶著一種奇異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