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安這一支,起碼各隊官,武藝都不簡單,他組建第一天就要求列隊。
讓鏢師傳授統一刀法。
每一名鄉勇僅需重複三個動作即可,分彆為砍、擋、刺,三個動作。
“大人,這樣有用嗎?”
親兵隊長,也就是李世安的狗腿子保鏢蔣彪,看著鄉勇揮舞唐刀,整齊的重複三個動作,不免有些懷疑的問道。
李世安不僅是從六品官職,
還是團練官,在軍隊裡麵,為了軍隊紀律,蔣彪自動轉換官方稱呼。
“有用!但是不大!”李世安毫不猶豫的回答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練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這些鄉勇大多數都錯過了最佳年齡…”
“練成鏢師這樣是不可能的!”
“那您?…”
“你想說,沒用為什麼還練?”
李世安知道蔣彪什麼意思,也已經知道了,其他鄉勇也是很少訓練,僅僅是臨時征召,平時種地謀生,戰時集合。
這些鄉勇隻有召集的時候發響
隻有湘勇、淮勇、楚勇這些大團練,才會真正的按照兵法列陣訓練。
比如湘勇,用的就是戚家練兵法
李世安隻有民兵手冊,還是冷兵器,隻能訓練他們的紀律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個動作都是鏢師實戰精華。
軍隊作戰,尤其是大規模打仗,不需要花裡胡哨,近戰會砍即可。
無論砍,還是刺,都有講究的,不然一刀砍不死對方,刀被卡住怎麼辦?
李世安教的是速成法
一個是強調紀律,不得個人英雄主義衝殺,集體配合衝殺,共同進退。
按照三三製原則進退
即三人一組,一個隊為三個戰鬥小組,隊長隨機加入指揮一個小組。
同時觀察指揮整個小隊。
以哨為基本混戰單位行進。
除了四個持刀的哨,李世安還有三個直屬隊,一個親兵隊。
三個直屬隊全部使用諸葛連弩。
原因是,火槍根本買不到…
最近的也需要從魔都、港城調運。1841步槍,
這是普魯士人生產的後裝滑膛槍,
之所以選擇這個,一是因為後世影響,他比較喜歡普魯士的小胡子。
二是這個步槍裝填速度是此時世界上最快的,可以在隱蔽姿勢下裝填彈藥,與米尼槍相比,士兵更有利於生存。
缺點是,擊針容易損壞,需要準備備用的擊針,同時維護成本也高。
但是為了方便以後過渡到漢陽造,他最終願意花更大代價使用針擊槍。
之所以不要更加強大、性能更穩定的米尼槍,完全因為這是前膛槍。
用習慣了前裝滑膛槍,以後改漢陽造沒有那麼容易適應。
就比如,這款普魯士先進步槍,普魯士本國士兵大部分就不太喜歡。
因為他們用習慣了前裝滑膛槍。
喜歡穿越1850之晚清亂臣賊子請大家收藏:()穿越1850之晚清亂臣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