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所見略同!”
肅順高興的點頭稱讚,然後再次開口道:“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其他人都羨慕的看向李世安。
肅順不僅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還是皇上身邊大紅人,有這靠山前途無量。
李世安沉思片刻後說道:“咱們兵力太少了,直接硬剛不太合適。”
“最好的辦法是:伏擊!”
“詳細一點!”肅順鼓勵道。
李世安把自己的計劃一一說明,並且提出親自帶兵在馬嶺伏擊。
肅順與其他人都沒有意見。
……
可惜計劃再好也趕不上變化。
張鳳崗部,連夜兵分2路出發,一路四處敲詐地主鄉紳,籌集糧草。
一路再度打下興安城。
張鳳崗的意思很明顯,他沒有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同時也是迷惑清軍。
糧草征集完成之後,秦昌裕帶著兩千多主力秘密押著糧草去了灌陽。
張鳳崗則是帶著其餘兩萬餘人浩浩蕩蕩在興安駐紮,加固城防。
探子把消息傳回來的時候,搞得肅順都有些懷疑是不是判斷錯誤了。
勞崇光、楊鳴鶴馬上提議,既然靖江圍城已經解除,太平軍也退守興安了,
而且還在臨走之前狠狠的得罪了鄉紳,他們應當馬上征召鄉勇擴充團練。
以鄉紳對太平軍的憎恨,他們絕對會主動出錢出糧,幫助他們組建團練。
事實也是如此,
張鳳崗部撤去了興安之後,大量受災的鄉紳紛紛進城求見楊鳴鶴。
至此,所有人都讚同擴編。
隻有李世安依舊堅持,他提議馬上派出精兵守住進入灌陽的主要入口。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興安城的人絲毫不見減少,城防依舊在加固。
這讓肅順也不再支持李世安。
李世安打算擊敗太平軍,與杜韓去江南迎接恩師靈柩回京的計劃落空了。
好在張鳳崗部去了興安,杜韓可以順利的去江南省迎接靈柩回京了。
李世安隻能按照肅順、楊鳴鶴的要求,按部就班的編練團練。
……
時間就這麼一晃過去了三個月。
此時靖江附近,已經彙聚了將近兩萬清軍,其中李家軍就達到了兩千多。
參將張國梁部擴編到了一千五百左右,按五個營的綠營兵編製。
張敬修也從右江道調來了四個營的團練,加上原來的也有兩千多。
另外勞崇光、楊鳴鶴一邊敲詐鄉紳撈錢,一邊大肆支持鄉紳辦團練。
算起來李家軍團練倒是擴編最慢的了,勉強達到六個營的編製。
這還是肅順與楊鳴鶴強烈要求下才達到的,李世安根本不想擴充這麼多,
畢竟人數雖然擴充上去了,但是鏢師骨乾不足,戰鬥力並沒有跟上。
六個營,真正戰鬥力強大的隻有兩個營,一個是之前的主力。
也就是唐龍指揮的冷兵器營。
現在唐龍已經被任命為統領。
統領沒有固定帶兵數量,是根據實際情況,由李世安指定其指揮14個營。
既然計劃趕不上變化,去江南的計劃已經落空,隻能安心練兵。
李世安倒也心態好,丟給唐龍負責之後,他再次過上了躺平的日子。
直到兩個月前,他訂購的四百支德萊塞針發槍到了,這才結束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