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南王何賤苟摸著下巴,微微點頭,接著說道:“馮將軍所言極是。”
“軍帥金亮部在城西南的丘陵地帶埋伏,先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王老六皺著眉頭,擔憂地說:“清軍火力凶猛,我們城牆防禦恐難持久,需加固城門和城牆,多準備些滾木礌石。”
李永秀也站起身來,堅定地說:“末將以為,山上可設伏兵,待清妖渡河時,前後夾擊,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眾人紛紛表示讚同,接著史大福、黃山海也發表一了意見。
一場嚴密的布防計劃就此敲定。
然而,王老六和李永秀交換的眼神裡,卻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敵意。
升平天國總兵力約三萬人,
具體部署如下:
定南王胡有祿率部一萬人,其中史大福、黃山海各領三千人,
負責城北和城東的防禦。
普南王何賤苟率部一萬人,其中馮文茂、金亮各領三千人,
負責城南和城西的防禦。
鎮南王朱洪英舊部一萬人,由丞相王老六和軍帥李永秀各領五千人。
分彆駐守城西和城東高地。
……
而在慶軍這邊,
大戰前夜,李世安的營帳內燈火通明。布政使勞崇光、巡撫周天也在座。
此次慶軍集結了約七千四百人的主力部隊,外加靖江府下轄12縣團練,
總兵力約一萬人。
與升平天國大家各抒己見不同,慶軍這邊幾乎都是李世安一言堂。
周天等文官過來,隻是為了露個臉,占據一份戰功而已,他們不參戰。
不過,李世安麵對上司過來,表麵功夫還是很到位的,主動敘述了自己的大致計劃方案,大概的部作戰署計劃。
有這些內容,周天等人就可以讓各自的師爺編寫各自率軍戰鬥的經曆。
隻要李世安打贏了,他們都能在各自的捷報上,化身無敵戰神。
都是親自領兵的將帥之才。
失敗了,與他們無關。
打贏了,他們就是首要功臣!
“撫台大人、藩台大人,下官是這樣想的…”李世安一邊指著軍事地圖,一邊開始講解作戰計劃,具體部署如下:
全軍下轄四支綠營兵:
副將張國梁部約一千五百人,外加4個縣的團練,負責城東的進攻。
撫標副將劉雄部一千五百人,外加4個縣的團練,負責城西的進攻。
柳慶鎮柳總兵率一千五百人,外加4個縣的團練,負責城南的進攻。
“下官將親率李家團練進攻北城!”
李世安最後看向勞崇光,說:“藩台大人,主戰部隊就是如此,請您親率布政司直屬綠營五百人,作為預備隊。”
“沒問題!”勞崇光毫不猶豫的答應,預備隊而已,他又不會上前線。
第二天一早,各部隊就位。
李世安帶領直屬部隊李家團練,出現在灌陽北城外,這次他帶了四個火槍營,兩個騎兵營,一共約2800人,
每個營已經接近滿編500。
除此之外,
還有靖江水師,水師營60艘小型戰船,約500人,由魏雲統領。
這個戰船確實夠小型的,畢竟平均一艘船不足10個人,妥妥的小漁船。
但是在灌江這樣淺水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