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甚者,
當張繼庚練勇力戰不敵,退至城下,欲進城暫避鋒芒時,福珠洪阿竟下令炮擊練勇,致數百練勇命喪黃泉,
張繼庚所率一千多精銳練勇,幾乎全軍覆沒。福珠洪阿此等行徑,無異於自毀長城,親者痛而仇者快!
……
然我朝不乏忠勇之士、棟梁之才。
百越按察使李世安,以一介文官之身,懷滿腔報國之誌。
抵達金陵第一戰,
便率一千多團練於鐘阜門與逆賊殊死搏鬥,他身先士卒,指揮若定,士卒用命,殺得逆賊丟盔棄甲、屍橫遍野。
此役殺敵數千,斬首七百有餘,戰績斐然,鐵證如山。
然福珠洪阿心胸狹隘,
嫉妒賢能,對李世安之功視而不見,甚至百般刁難、處處掣肘。
如此賢才不得重用,
反遭小人嫉恨,長此以往,誰還願為我朝效命,誰還肯為國家赴湯蹈火?
昨夜,李臬台又出奇計,於鳳儀門大敗長毛逆賊城北大營。
他巧用兵法,設伏誘敵,
待逆賊入甕,一舉出擊,殺得長毛逆賊丟盔卸甲,倉皇逃竄。
長毛逆賊城北大營,因此被迫後撤數裡,此役又殺敵數千。
李世安前後於鐘阜門與鳳儀門牽製太平軍十萬之眾,為江寧城贏得寶貴時間,為我朝立下不世之功。
臣以為,國家正值用人之際,像李世安這樣的忠勇之士,實乃我朝之瑰寶,應予以重用,委以重任。
而福珠洪阿、陸建瀛之流,
屍位素餐,貽誤戰機,當嚴懲不貸,以正國法,以儆效尤。
臣本欲將此事一一道來,為國家舉薦賢才,為朝廷肅清奸佞。奈何臣病體沉重,心力交瘁,恐難以支撐……此處筆跡淩亂,似氣力不支,未能終篇)
太監看到皇帝和一眾大臣看向自己,趕緊說道:“折子就寫到這裡…”
“這上麵還有血跡…”
折子雖然念完了,可是朝堂之上依舊鴉雀無聲,隻有清文宗滿臉憤怒的開口,“都聽到了沒有?江寧就是這麼丟的!”
“他福珠洪阿哪裡來的臉麵說這些功勞是他的?他的手下能殺長毛偽北王?”
聽風就是雨,息怒表形於色的清文宗,又一次武斷的下令道:
“來人,傳旨江南大營,即刻捉拿福珠洪阿,不必進京,當場問斬!”
“首級傳遍諸鎮,以示警戒!”麵對清文宗的怒氣,一眾大臣趕忙跪地。
大家都不敢說話,隻有第一次表現失敗,不明情況的僧王爺依舊頭鐵。
他試探性的問道:“皇上,您這是不是太過草率了?這隻是祁布政使的一麵之詞,您是不是派人去核實一下?”
“住嘴!”
清文宗毫不猶豫的嗬斥道:“彆以為朕不知道,福珠洪阿嫉妒賢能。”
“他想抹掉李愛卿的功勞,李愛卿的戰功不僅祁愛卿奏折有說明…”
“陸坐師最後的折子也有證明!”
“他汙蔑李愛卿棄城而逃之事,純屬子虛烏有,李愛卿是奉命出城!”
“是陸坐師見到戰局糜爛,下令李愛卿護送他出城組織援兵的!”
“不僅如此,整個江寧大戰,除了李愛卿,沒有一個人敢於主動出戰!”
“朕還知道,福珠洪阿口中,他手下程立三擊殺的長毛逆賊偽北王,
“那是廣太道道員惠征用計引出,最終由李愛卿以精準槍法擊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