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你沒開玩笑?”奧托?克虜伯不可思議看向李世安,他知道李世安開銷大,但也沒想到開銷如此巨大。
畢竟,這個時候的大慶帝國,可不是十年後,現在火槍裝備極少。
要不然也不會出現李世安一千多人,被三萬多人包圍也能衝殺出來了。
不說十年後,
僅僅算三四年後,
即使李世安不出現,太平軍僅僅一個王爺的衛隊都能有幾千支洋槍。
按照現在的情況,因為李世安這一支蝴蝶效應,太平軍又連續在他手上的火槍吃虧。必定對火槍更加重視。
到時候,火槍數量至少翻倍!
所以,李世安趁著掌握先機,要提前多采購和訓練一些先進的軍官。
以及熟練的士兵!
“當然沒開玩笑!”李世安笑道:“你怕是還不知道吧?我又升官了!現在我不僅可以有團練,還有自己的撫標親兵。”
李世安半真半假的說道。
朝廷雖然下旨限製李世安團練人數隻能在三千多,但又給了撫標編製。
撫標,就是巡撫直屬部隊。
相當於總督的督標。
這裡補充說明一點,撫標的武官其實最高隻是參將,也就是正三品。
督標武官才能達到副將。
總兵那是鎮標綠營兵主官。
先前百越的劉副將是特殊情況,是一直留任的“撫標”軍官。撫標軍官升職是朝廷負責的,隻是沒有位置調走。
撫標和督標,
作為地方綠營兵的一部分,其組建是基於朝廷的統一規劃和軍事部署。
朝廷會根據地方的戰略地位、軍事需求等因素來確定撫標和督標的編製、人數等。
這些軍隊的設立是為了維護地方穩定和執行朝廷的軍事指令。
督撫對撫標和督標有一定的節製權,但他們並不擁有對這些軍隊的所有權。
在常規情況下,督撫隻能調動自己轄區內的部分軍隊。
若要調動其他省份的軍隊,必須經過皇帝的親自下令,並由欽差大臣帶隊。
督標和督標不是自行組建的,但督標和撫標的軍官由總督和巡撫任命。
軍官的任命是在朝廷的監督下進行的,並且軍官需要對朝廷負責。
這種任命方式既保證了督撫對軍隊的有效指揮,又確保了朝廷對軍隊的控製。
說了這麼多,重點來了。
這是正常情況下!正常情況下撫標和督標都是朝廷統一調配!
可現在是正常情況下嗎?
現在到處缺少兵馬,也缺少糧餉,要不然也不會鼓勵地方組建團練了。
陸建瀛與督標全軍覆沒了,
繼任的楊定文,撫標也因為陸建瀛大部分留在金陵,也損失殆儘。
現在他的殘兵敗將,自己收攏組建督標還不夠,怎麼可能給李世安。
這也就給了李世安自行組建撫標的“權利”,其實就是朝廷默許。
這是朝廷的無奈之舉。
朝廷不出錢,不派兵,總不能讓督撫光杆司令去乾活吧?
如果不默許,不說多了,兩江和兩湖,五個省,這些督撫軍隊哪裡來?
李世安查閱過了,一般情況,撫標分左、右兩個營,大約1000人編製。
現在特殊時期,
他編製弄1500人完全正常!
大膽一點,兩千人也是沒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