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舢板30艘:
這是一種小型戰船,靈活性極高,適合在狹窄水域和複雜地形中作戰。
每艘配備:14人槳手、炮手),
裝備1門800斤洋莊鐵炮、1門600斤梢炮和2門轉珠小炮。
薩斯奎那號1艘。
“這個薩斯奎那號,為什麼才一艘啊?”李世安見其他的數量都不少,味道這一種船才一艘,便不解的問道。
“大帥,這個由在下來解釋吧!”林啟銘笑著接話道:“這個薩斯奎那號,目前是最先進的,但它是蒸汽船。”
“考慮到目前大慶帝國的現狀,這個蒸汽船因為能源補給問題,您在戰場上可能並不適用,我們就隻生產了一艘。”
“這個蒸汽船達到了500多噸,主要以煤炭為燃料,我們就沒多生產…”
“目前國內缺乏完善的煤炭開采和運輸體係,尤其是在長江流域等內陸地區,煤炭供應不穩定且成本較高。”
眼見李世安皺眉不語,蘇懷安趕緊解釋道:“大帥,在下剛剛介紹的木船其實已經夠用了,國內使用成本低。”
“關鍵是它使用方便,另外,這些雖然是木製船,但是咱們給其薄弱的地方加固了特製鋼材,他的防禦能力倍增。”
“除此之外…”
“還有它的火炮,都是咱們特製精鋼火炮,雖然名稱不變,但是威力和使用壽命大增,不弱於西方先進軍艦火炮!”
“那這些戰船如何配備?目前可組建多大的水師營?”李世安再問。
“按照我軍目前的編製,除了留守防禦船廠的,可再次裝備兩個營。”
“每營配備拖罟1艘,長龍主力戰船):8艘,快蟹快速突擊):2艘,舢板靈活作戰):10艘。”
“一個營有21艘戰船足矣。”
“好!”
李世安聽後大喜,說道:“朝廷讓我就地招兵,組建水師正好合適!”
“你們熟悉本地,這裡臨江臨海,是個好兵源,幫我組織招募人手吧?”
蘇懷安欣然答應。
李世安隨即又看向火炮專家沈毅軒與特種鋼材專家林瑞霖,說:“兩位,我這裡有一種新式武器設想,麻煩二位看看,能不能合作把這個火炮做出來?”
李世安說完就把迫擊炮的設想一一說了出來,又拿出簽到的資料。
沈毅軒稍微思索便回答道:“隻要材料合適,完全可以生產出來!”
“但是威力可能沒有那麼大!”
“我本來就可以建造海軍臼炮,完全可以以這個臼炮進行改版!”
林瑞霖更是微微一笑,“大帥放心,我這邊的材料完全可以達到要求!”
“甚至效果比預期的好!”
“好!”李世安聞言大喜,一拍大腿便下令道:“我再給船廠注資50萬!”
“你們馬上給我造一百門!”
“一百門?”沈毅軒傻眼了,小心翼翼的說道:“大帥,這個恐怕做不到!”
“???這是為何?”
沈毅軒見李世安沒有生氣,便小心解釋起來,“咱們船廠雖然可以生產,我們也有那個技術,但是材料有限…”
林瑞霖也開口道:“大帥,咱們國內的工業基礎太薄弱了,原材料不足!”
“原材料不足,那就先進口,先把這些造出來再說!”李世安財大氣粗的說道:“百越那邊已經在工業發展了…”
“進口確實可以…”
沈毅軒思考著回答道:“但是製造一百門也需要半年以上!”
怕李世安誤會便解釋道:“進口材料也需要時間,而且咱缺少相關工匠…”
李世安眉頭微皺,“那現有材料,三個月最快可以建造多少門火炮?”
沈毅軒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全力以赴的話,大概可以建造六門…”
“不過,請大帥放心,隻要資金和材料充足,我保證半年後,可以達到月產10門,來年可以達到月產二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