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城守營的職責是負責守城,正常情況下,李世安是不能調走的。
除非朝廷允許放棄蘇州城。
或者李世安有重大戰略需要,並且調走也是需要向皇帝和兵部報備的。比如,上次楊定文帶走蘇州城城守右營。
原因就是金陵大戰需要。
當然,最終因為與陸建瀛不合,這個右營被陸建瀛強行留在了金陵。
而撫標不一樣,
撫標的作用就是保護巡撫和巡撫衙門,他去哪,撫標就能跟著去哪。
隻要自己不違反朝廷律法規定。
更何況,他還兼著兵部侍郎銜。
兩千綠營兵,外加三千桂係練勇,他現在可以直接管轄5000軍隊。
全省受到他節製的其他綠營兵與地方團練,這些他直接忽略不計了。
因為給其他兵馬下令,
那些主將有各種合理的理由拒絕。
接下來的時間,李世安一邊處理一省政務,一邊招募補齊兵勇。
僅僅三天,他就有些受不了了,他寧願帶兵打仗,也不願處理公文。
這個時候,
他又想起幕僚的重要性,也終於理解,清朝官員為什麼設置“幕府”了。
他現在升任了江南巡撫,百越按察使的職位自然就沒了,黃紹恒也就沒必要再在百越呆著,正在趕過來的路上。
值得一提的是,
這次李世安破格提拔了,他的爺爺與父親並沒有跟著升職。
尤其是他的爺爺沒有像張敬修一樣,從右江道員升百越按察使。
百越按察使從其他地方調任。
李世安也能理解,畢竟自己的便宜爺爺與老爹後勁不足,跟不上了。
……
蘇州城,巡撫衙門
李世安正坐在書案前,凝視著堆積如山的公文,眉頭緊鎖。
因為太平軍封鎖長江中下遊,百越與這邊的信息不太通暢,路途遙遠。都一個月過去了,黃紹恒依舊沒有抵達。
這些日子,可是愁壞了李世安這個富家子弟,虛歲二十一的年輕人,硬是被熬成一個五十歲的大爺一樣。
太平軍的出現,把這個原本富庶的江南,攪的是昏天黑地的。
此時,鄧紹良率軍在離揚州城十裡的甘棠橋附近觀望,遲遲不敢進攻。
他這些人出兵,雖然大頭在朝廷,可是包括江南、江北大營的開銷。李世安這個巡撫也需要負責籌措相當大一部分。
如果錢糧運輸不及時,因此戰敗,他也是需要負責相當一部分責任的。
最近這段時間,
這三方,勝仗一次沒打,向朝廷和李世安要錢糧倒是越來越頻繁。
李世安一開始還認真對待,可是他沒多久就反應過來,學聰明了。
畢竟,又不是他自己帶兵打仗,打贏了功勞也不是他的。
於是他隻是象征性的號召蘇州的地方鄉紳鄉紳捐資,弄了一批錢糧,讓馮南乾這個臨時水師統領送去了江南大營。
他不是那些貪汙的封疆大吏,也不是朝廷的死忠,所以他對這些地方鄉紳還是很柔和的,不存在強行征收。
也因此得到了大部分鄉紳的好評,同時也讓一部分鄉紳覺得李世安好欺負。
這個時候蔣彪這個狗腿子就該出場了,直接讓這些人加倍征收。
這些錢還用在李家軍身上。
“老爺,妾身給您整理好了!”甜美的聲音讓李世安眉頭舒展不少。來人正是李世安提升為第一小妾的丫鬟。
傅善清!
李世安一把將美豔少婦抱在懷中,深情說道:“清兒,辛苦你了…”
李世安也是在溫柔鄉中無意抱怨,才得知這個“小寡婦”還是一個才女。
雖然家道中落,但不愧是出身書香門第,至少也是舉人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