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明知道兩個人大概率是裝的,至少也是半真半假的。
畢竟大戰都已經過去了一夜了,以這兩個人的身份,不可能沒有救治。
但一想到這倆人怎麼也是旗人主子,勝保也就怒罵幾句讓兩人退下了。
不過,
他也沒打算包庇這兩個人,在上報戰鬥情況的時候,也如實彙報了。
至於這倆人的結局。
一切交由清文宗與軍機處決定。
前線有怡親王在,朝堂也有肅順在,還有後宮隱形的枕邊風後台。
李世安的功勞誰也搶不走。
當然,
也是僧王爺與這兩貨不爭氣。
搶功也沒有看清楚情況。
……
因為這裡屬於直隸省。
距離京師不遠。
戰鬥奏折當天晚上就送到了紫禁城,清文宗看了奏折之後,對於自己批準李世安請戰奏折的英明決定感到慶幸。
也對肅順力推李世安大加讚賞。
高興過後就是憤怒,這個憤怒是對僧王爺與達洪阿、瑞林三人的。
對於達洪阿與瑞林,清文宗當場革職查辦,僧王爺也是準備重罰。
僧王爺差一點變成僧貝勒。
因為李世安的忖托,原本對僧王爺寄予厚望的清文宗,失望至極。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他當場就要削去僧王爺的郡王爵位。
還是早一步感覺不妙的僧王爺,早早的通知了自己的後台惠親王。
……
養心殿內,燭火搖曳,
清文宗臉色陰沉地盯著下首的綿愉,一旁的軍機大臣們各懷心思。
清文宗罕見的對自己的五叔有意見,“惠親王,你還有何話說?”
“朕將圍剿北伐長毛的事情交給你和勝保,你又安排僧王爺負責一線。”
“靜海軍務勝保已經托付給李愛卿,讓達洪阿、瑞林負責協助…”
“僧王爺卻與他們爭功誤事,致使損兵折將!這就是你所謂的“穩妥調度”?”
“僧王爺嫉妒李愛卿的才能,迫使對方簽下軍令狀,這不是賢能所為!”
“好在李愛卿才能非凡,不僅按時打下靜海城,還僅用一個時辰…”
“微臣有話要說!”惠親王麵對清文宗陰沉的臉色,毫不畏懼,“李世安立功不假,僧王爺搶功誤事也是事實…”
“然,李世安私藏火器不報,貽誤戰機,實乃罪魁禍首!”
惠親王突然抬頭,眼神陰鷙:“他有能轟塌城牆的秘密武器,卻故意隱瞞,分明是想借勝保之手鏟除異己!”
“達洪阿與瑞林犯錯,致使我八旗子弟損失兩千多人,這個微臣無話可說。”
“可僧王雖有過失,但草原諸部向來忠勇,此次戰敗實出意外。”
“微臣覺得可以罰俸一年,削除王爵處罰太重,會讓草原諸王寒心!”
“至於李世安…”惠親王笑裡藏刀似的看向肅順,“看在他是初犯,又打下靜海城的份上,可以讓他功過相抵!”
惠親王剛剛說完,雖然知道李世安無法打倒,但依舊不放過任何一個打壓李世安機會的新任軍機大臣穆陰出列。
書中說明:這個時期的六部尚書,在曆史上本來就一直來回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