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泰北的話,引起了朝廷上大部分官員的共鳴,他們這時候才想起,
勝保這個欽差完全是撿的。
他當欽差,與能力和戰功完全無關,隻是因為琦善的誤判與朝廷無奈。
太平軍北伐,揚州江北大營一開始並不當一回事,以為隻是打隔壁省。
所以,琦善隻派遣了不高不低的文官勝保負責,勝保也算儘力。
雖然一路上沒有打過勝仗,
但也追著北伐軍不放!
太平軍北伐突然進入中原,隨後北上,整個大慶朝廷都是慌亂的,
無人可用之時,
才臨時任命勝保當欽差,以便於協調地方各軍圍剿北伐軍。
同時派出綿愉、僧王爺從北往南,與勝保從南往北,一起夾擊北伐軍。
之後才發生李世安的事情。
翁泰北的意思很明顯,勝保除了欽差頭銜,啥也不是,指揮不了李世安。
所以,李世安當然能和平相處。
可李世安這樣的悍將,在老資格的向榮、琦善麵前又如何自處?
現在江南、江北大營剛剛把金陵城的長毛逆賊穩住,楊定文也算配合。
這個時候換成年輕的李世安過去,三足鼎立?局勢不是再次大變?
除非,清文宗想靠著李世安一個人搞定江南數十萬太平軍。
翁泰北說完,一向在後邊給李世安捅刀子的穆蔭大義泯然的出列。
躬身說道:“皇上,翁尚書所言有理,金陵的局勢剛剛穩住。”
“如果這個時候您安排資曆淺薄的李大人去當兩江總督,恐怕再生變故!”
緊接著,其他看不慣李世安如此神速升官的官員紛紛站出來反駁道。
不僅是朝廷上的人,
地方上被李世安比下去的人,包括曾某人,也在暗中聯係發力使絆子。
李世安並不知道這些內幕。
一時之間,朝廷之上,支持李世安升官的隻有肅順、和杜翰兩人。
包括靠著給李世安當監軍,剛被調入軍機處的怡親王,也沒有讚同。
眼見朝堂幾乎一邊倒的反對李世安,清文宗感覺自己又被冒犯了。
於是語氣不悅的說道:“照你們這意思是,朝廷任命官員看的是資曆?”
“有功之臣就這麼不賞賜?”
“依朕看來,向榮、琦善兩個人資曆倒是足夠,可是他們有什麼成就?”
“不時的給朕上一些請功折子,不時的說今天打了是勝仗斬殺多少人…。”
“明天又收複什麼地方——。”
清文宗說到這裡的時候,突然重重的一拍龍椅,猛地站起身,說道:
“真以為朕是傻子嗎?這樣的請功折子,朕早就在敗保那裡看膩了!”
“勝仗是這麼打的嗎?”
“真要有本事,朕不要強求太多,打出李愛卿一成的本事出來啊!”
“李愛卿才多少人?”
“加上水師也不足三千人!”清文宗臉色陰沉的掃視全場,說:
“他殺了多少長毛了?”
“前前後後斬首都超過三萬了吧!”
“每一次都因為自身兵力不足,損失過半才請旨回去休整——。”
“天底下還有比李愛卿更儘責的嗎?”清文宗說的下麵的人羞愧的低下了頭。
清文宗把壓抑心中的不快發泄了出來,就沒打算停止,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