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會起義當天建立了大明國,劉麗川被推為“大明國統理政教招討大元帥”。
劉麗川宣布起義軍與太平天國有聯係,並奉行太平天國的法令。
緊接著又發生了曆史偏差。
如果沒有李世安的出現。
太平天國東王歡迎劉麗川“率眾來歸”,但因天京被圍困,未能派兵接應。
可是現在的邸報上寫著,東王安排了一支太平軍接應劉麗川。
不對,嚴格來講是兩支。這兩支軍隊的負責人的名字讓李世安渾身一顫。
第一支主力大約一千多人,負責人是南殿承宣馮文茂,原名馮雲茂。
太平軍南王族兄。
第二支主力數百人,負責人是繡錦營指揮馮素貞,副指揮周秀英。
李世安看到這些信息傻眼了。
這特麼怎麼玩全部亂套了。
……南下的路上,李世安船隊。
“這個南殿承宣,還是咱們的老熟人啊?”幕僚黃紹恒意味深長的看向李世安,“想不到他還有這樣的身份?”
“這個南殿承宣什麼地位?”李世安考慮的事情太多,沒有在意黃紹恒的眼神。
“在太平軍中,屬於中等偏下官職,比師帥、軍帥高,比總製低。”
黃紹恒作為李世安的幕僚,當然仔細研究過這些信息,能第一時間回答。
“你說,咱們這次回去,會不會與金陵城主力對上?”李世安皺眉問道。
“有可能!”黃紹恒毫不猶豫的回答道:“但可能性不是很大!”
“何以見得?”
“原因有二!”黃紹恒解釋道:“第一,太平軍的發展策略不會輕易改變!”
“當前情況下,他們東王的主要目的是西征,以及支持北伐!”黃紹恒有些遲疑,沒有第一時間說第二個原因。
“第二呢?”李世安主動問道。
“第二個有些惡意揣測人心!”黃紹恒遲疑的說道:“從近幾個月的太平軍作戰部署來看,學生發現了一個規律!”
“什麼規律?”
“這個說來話長——”黃紹恒有些師爺的習慣性賣關子,“爵爺您應該知道,太平軍的領袖是洪某人,實權是東王吧?”
李世安封一等靖江伯之後,爵位是超品,高於正一品頭銜。
所以,爵爺變成了尊稱。
李世安配合的點點頭。
他學到的曆史知識,確實是如此,側重點都是說洪某人與東王。
“但是……”
“大家習慣性的忽略了,英年早逝的南王才是太平天國的實際締造者!”
“而楊東王通過“天父下凡”的手段崛起,逐漸掌握了實際權力。”
李世安沒有出現的情況下,一開始太平天國的座次是洪某人第一。
馮南王第二,韋北王第三,之後才有楊東王、蕭西王的座次。
畢竟洪某人是上帝次子。
馮南王是上帝第三子。
因為洪某人雖然是發起人,但實際上這個公司是馮南王發展起來的。
所以,洪某人一直忌憚和不喜歡有文化,又聲望極高的馮南王。
恰巧遇到“公司”出事,
馮南王被抓,
楊東王借機天父下凡,
兩人也算一拍即合,洪某人也就趁勢把楊、蕭二人排在了馮南王之上。
隨即馮南王、蕭西王英年早逝。
事情發展到現在,楊東王的權利欲望日益壯大,不願屈居於九千歲。
他現在想當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