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軍撤軍之後,謹慎的馮南乾也沒有去追擊,隻是派人去蘇州聯絡。
趙烈文回複也很簡單。
堅守崗位,靜待通知。
趙烈文也在靜候李世安的回來,即使楊雲驤與夏雪宜回來之後。
他也沒有第一時間安排出兵。
隻是按照李世安的吩咐,給死者家屬送去撫恤金,給士兵下發軍餉獎金。
同時,也按照李世安提出的預備役計劃,在李世安出兵之後,
讓他的姐夫周騰虎,
把按照李家軍要求訓練的地方團練,及時補充進入夏雪宜的步兵營。
周騰虎,常州人。
林忠公在世時,曾邀請他當幕僚。
但是因為父親去世,未能成行,在此之前,從事鹽運生意。
此時,他以善於理財聞名。
卻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是一個合格的幕僚,並且軍事能力也不錯。
沒有李世安的情況下,
是他先加入湘軍曾某人麾下的,而後趙烈文在他的引薦下,才加入。
現在因為年輕異常的李世安突然崛起,年輕的趙烈文順勢提前出山了。
當然,這也是巧合。
李世安正好是他們的父母官。
李世安的軍餉現在隻需趙烈文負責的銀元和江南財政即可滿足。
周騰虎負責的以鹽代餉業務,以及厘金製度,比湘軍還早一步用上了。
也就是說,
李世安的四營綠營兵,與三千團練已經不需要李世安與李家補貼了。
這個包括武器采購。
李世安與李家的錢財,則重點用在了百越工業發展,與武器研發。
夏雪宜回到蘇州,得知了馬上要進攻魔都等地,第一時間讓周騰虎當副手,幫助這些“預備役”士兵融入桂軍體係。
一轉眼,
融合訓練就過了七天。
………
七天後,
蘇州閶門外碼頭,
一隊甲胄鮮亮的綠營兵分列官道兩側,旌旗上“李”“向”“張”“鄧”等字獵獵作響。
唐龍的兩個騎兵營,警惕的在數公裡外遊走,采取了一級警戒。
原因嗎?
他要迎接與護衛李世安。
同時也在護衛這些迎接之人。
隻因此時,整個江南主要軍政大員幾乎都在,可見這次安全係數多高。
與上次李世安赴任江南巡撫不同,上次江南布政使吉爾杭阿位居首位。
這次他的前麵有兩個人。
分彆是江南大營欽差大臣向榮,與新任兩江總督怡良。
與他幾乎同在第二排的,還有江南提督鄧紹良、總兵張國梁。
按察使等人都得繼續靠後。
趙烈文因為是李世安的幕僚,在迎接李世安這件事情上,勉強靠前。
“來了!”
隨著士兵快馬通報,兩個年逾花甲的高官,本能的整理了一下衣物。兩個人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各自心中的好奇。
他們之所以主動過來“迎接”。
一是,在未來不短的時間,他們三方會有不少的事情需要合作。
二是,怡良新上任,與向榮,也借著這次機會碰個頭。
怡良不是楊定文,
他可是加了兵部尚書銜的,與向榮、李世安同為從一品。
三個從一品官職,其實都不存在上下級關係,但是又互相關聯。
政務上,兩江總督怡良,是可以節製李世安這個江南巡撫的。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上級。
當然,前提條件是,李世安是普通巡撫,從二品或者加兵部侍郎銜。
比兩江總督低一級。
可李世安是整個大慶帝國少有的特例,他直接加了兵部尚書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