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幫要求殺人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劉麗川卻沒有絲毫殺人的意思。
李鹹池這些人的做法無異於逼宮,而且他個人希望的是反清複明。
他投靠太平軍隻是權宜之計。與李鹹池這些人的等待接管不是一回事!所以,他馬上給嶺南幫的潘啟亮使眼色。
潘啟亮心領神會,清了清嗓子,沒有急於反駁,而是順著陳阿林的話說道:“陳左帥,現在殺了惠征不合適!”
“咱們按照諸位的意見,等待接管,可太平軍卻並不想接管這裡!”
不等陳阿林反駁,繼續說道:“如果此時殺了惠征祭旗,隻會激怒清妖,到時候清妖肯定會不惜代價攻城!”
“咱們如何等待接管?”
潘啟亮不想激化矛盾,沒有反駁對方,而是用對方的理由反駁對方。
潘啟亮的話,讓李鹹池三人神情一滯,他們都忘記了此一時彼一時。
現在他們麵臨圍困,
可不是一開始殺敵祭旗的時候。
場麵頓時陷入尷尬寂靜。
就在李鹹池三人陷入尷尬時,難得主動過來的李文炳站了出來。
“諸位大帥、都督:”
“現在城外傳言,清妖悍將李世安已經離開了魔都,據說是回了蘇州…。”李文炳的話,直接轉移了雙方的矛盾。
但是沒有人附和。
包括李鹹池等人,都沒有覺得李世安離開,是可以殺惠征的時候了。
劉麗川不悅的瞪了一眼李文炳一眼,事情到了現在,已經不是吳建章的原因讓他不殺惠征了,現在是內部矛盾。
是關係到他領導權威的問題了。
他畢竟是小刀會領袖。
如果妥協了,
他的威望就會大降。
而李鹹池的地位就會拔高。
小刀會起義情況很複雜。
從反清角度上講,小刀會絕對會是,被後來者政權宣揚正義的。
但是事實上如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
就像太平天國,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不一樣的答案。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小刀會起義,一開始就不存在奪取天下的趨勢,他既不是階級反抗,
也不是百姓活不下去揭竿而起。
隻是在起義的時候,代表了受壓迫的百姓,給了一個爭取的機會。
更不是蓄謀已久的篡權奪位。
隻是一個借助“反清複明”這個虛無口號,反抗清朝的幫會組織。
這一點不是瞎說,因為小刀會起義的主體是城市流民和遊民,包括失業的水手、船夫、無賴、惡棍、鴉片販子等。
尤其是後麵三種人。
讓起義軍失去了社會基礎,本地紳商、平民對其態度冷淡,不予支持。
能支持的人,要麼就是同類。
要麼就是李文炳這樣的投機商人。
本質上就不是農民起義!
隻是跟著太平軍起哄,
以“反清複明”為宗旨,建號“大明國”,卻缺乏明確的政治綱領和長遠目標。
所以,這樣一個組織領袖,怎麼可能無私奉獻?怎麼可能交出去權利?
等待接管?
這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