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們兩人都沒有質疑。
首先他們沒有證據,質疑隻會讓各有心思,群龍無首的南下軍隊更亂。
其次,
太平軍占據天京,與洋人簽訂協議之後,洋槍的市場一天一個樣。
一個月前不好買,
不代表一個月後也不好買。
以前天價買不到的洋槍,現在魔都比比皆是,連發左輪手槍就是證明。
還有一種,魔都富豪喜歡的防身利器,勃朗寧1854江南造低配版)。
有效射程20米。
采用金屬子彈,3發彈夾。售價100大洋一支,子彈15塊大洋100發。
與同期魔都巡捕房配備的柯爾特1854相比,簡直就是天價。
因為柯爾特手槍,隻需25塊大洋一支,有限射程70米,六發彈容。可是富豪依舊對於限量款的江南造追捧不已。
包括魔都的洋人也是喜愛。1851海軍型轉輪手槍:槍管長19.1厘米,全長34.3厘米,1.2kg。
江南造勃朗寧1854:槍管長度隻有127毫米,重量600克。
隻有柯爾特一半重。
金屬子彈流弊,就像後世明明知道黃金手槍不實用,卻被追捧一樣。
同時,這也是這個世界第一支半自動槍械,雖然隻是閹割版1910。
但再差也是半自動。
而且,與柯爾特手槍相比,李世安這個山寨貨在設計上更注重射擊的穩定性和準確性,其較低的槍管軸線和良好的後坐力控製使其在精度上略勝一籌。
柯爾特1851左輪手槍,需要一些輔助瞄準部件,才能做到同等精準度。
也就是說,李世安的山寨貨,與柯爾特相比那就是傻瓜式的。
普通富豪買回去更實用。
不需要專業訓練,
僅僅是重量減少一半,那就是大部分人喜歡的最大優點了。
畢竟,不是專業士兵,手槍太重,根本拿不穩,更加不要說後坐力了。
書中說明:能造的原因,係統安排的專家、有技術、有材料、有機械。
還有實體樣品。
同時,子彈也不是原裝,而是本該在1871年出現的黑火藥全銅子彈。
李世安內部高層軍官,則是使用六發彈容的無煙火藥子彈。
有限射程也達到50米。
金屬子彈,
其實在1812年已經出現了,隻是設計和製造技術不夠成熟,存在閉氣問題,影響了子彈的威力和安全性。
李世安早就解決了德萊賽步槍的問題,又有係統專家,造這個輕而易舉。
不過,李世安為了不被洋人過度盯著,對外售賣的也是有問題的。
這些在售賣的時候特彆說明了。
不過,主要是威力問題,安全問題隻是提示,實際上安全概率很少。
鑒於朝廷現在控製力下降。
有條件的內陸富商也能買到了。
“黃總製,你說的有些偏激了!”眼見黃生才也在"掀桌子",陳仕保看不下去了,“天國的基本路線和原則不能變!”
“謝七終究是犯了路線主義錯誤!”
“另外,許丞相的擔心也不是無的放矢,南伐之事確實已經敗了。”
“本丞相也讚同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