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錢,
不對,是捐了錢支持義軍。
不僅能得到義軍的保護。
甚至還可以在這裡擔任官職。
隻要這個錢財夠,官職可以是縣衙文官也可以是軍隊裡麵的武將職位。
因為是戰時帶兵在外。
每一個將領,在屬於自己的“地盤”和軍隊中都有不少臨機決斷權。
劉麗川這個檢點,有權任命縣衙以下文官,也可以任命師以下軍官。
這種快速擴軍模式,
與傳統的太平軍完全不一樣。
同時,
有經驗的周、劉這倆人,自然也會第一時間控製物資,走私商貿。
雖然時間很短。
但是做的事情可不少。
尤其是謝七本來就是劉麗川的手下,這段時間可是收集了不少茶葉等物資,通過謝七與原來的渠道走私出去。
讓謝七和原來的渠道關係,秘密從常熟拉來了不少米糧物資。
區彆隻是,
原來在魔都,劉麗川將官方庫存的八千多擔茶葉作為“戰時儲備金”,
通過茶葉,兌換了大量西班牙銀元來維持軍隊補給,包括軍餉的發放。
現在換了地方。
銀元全部變成了李大洋。
沒有這些錢財,劉麗川從吳縣逃跑,憑什麼有幾千人跟著?
這些人,可不是百越太平軍那種被欺壓到了極致,對清廷失望至極。
然後又經過洪某人洗腦的人。
後期加入的人,說白了就是衝著太平軍的名頭大,跟著混口飯吃。
打著太平軍的名號嚇唬官府。
僅此而已!
純粹的不為錢財的士兵不是沒有,但是絕對是少數中的少數!
理想?信仰?
那是被洗腦的人才有。
指望一群大字不識一個的底層人,去懂多少大道理和信仰?
開什麼玩笑!
普通牛馬其實就是活著!
你給我發軍餉、發雞蛋,你就是我的上帝,沒有這些,去泥馬的上帝!
隻是,這些東西可以去做,不能直白的說出來了,清兵降卒太直白了,讓劉麗川聽著有些尷尬,沒見典官在嗎?
就不會說說好聽的?
就不會喊一些太平天國萬歲的口號?
太平軍中,一軍有35個典官,
是專門負責軍中各項事務的官員,其中許多職位與後勤保障密切相關。
這些官員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為軍隊的後勤保障提供支持。
在太平天國中,繳獲的物資由典官負責清點和收集。典官是專門設立的官職,負責管理聖庫和物資的收繳。
南下軍出征在外。
軍隊所有行為得到的收益都按照“繳獲”計算,自然也包括劉麗川的"副業"。
眼見清軍降卒不懂事,劉麗川隻好親自出麵解釋,“那個,許典官,通融一下,適當收繳一些物資就算了吧?”
“咱們這些人剛剛加入不久,情況不太一樣,需要一段時間適應。”
“再說了,馬上就要撤軍回天京了,以後按天國製度執行就好了。”
“你也看到了,這些兄弟們都窮的叮當響,全部身家絕對不足五兩!”
“這也是在天國製度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