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良眼眸深邃的問道:“李大人,你為何要做如此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說什麼為國為民的言語,太過虛假了,下官直白點說吧!”李世安沒有絲毫作作,“下官其實也是為了自己!”
“組建蘇軍,看似吃力不討好,但是這對下官的好處不是一星半點!”
“下官妄言,在發展地方經濟有些水平,哦,就是從商賺錢這一塊!但是這一切的前提是,地方治安穩定!”
“隻要地方治安穩定,下官花出去的錢,可以輕鬆翻倍賺回來!”
“地方發展好了,下官的政績自然也就有了,有了政績,下官何愁不能升去京城?下官也是為了封侯拜相!”
李世安隨即又苦著臉,說道:“如果地方治安不穩定,就比如現在,下官四處奔波不說,忙的連媳婦都娶不上。”
“這還就算了,像這次,下官出征在外,如果一個不小心,把治所丟了,那才是真的吃力不討好……。”
“您也說了,現在看不慣下官的,大有人在,如果他們參一本,下官出生入死的結局,最好的也不過是丟官免職。”
“嚴重一點,下官小命不保不說,隻怕還會連累家族抄家問斬……。”
“兩相對比,什麼才是吃力不討好?在下官這裡,不是一目了然嗎?”
真誠永遠是必殺技。
李世安絲毫不喊朝廷官員一貫的虛偽口號,簡單直白的說出自己的"野心"。
處處說著,自己是為了名利前程,卻處處做著為國為民的行為。
明目張膽的說著,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做的事,卻是給他人好處。
這讓聽慣了朝廷虛無縹緲口號的怡良,很不適應,也很是感觸。
畢竟,
誰也無法拒絕,一個口中說著為了自己利益,實際給你送利益的人。
聰明的送禮、送利益。
永遠不是趾高氣揚的丟給對方。
哪怕對方是政敵。
用一個冠冕堂皇,讓對方舒適無法拒絕的理由,順理成章的塞給對方。
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怡良也無法例外。
李世安的話語已經如此挑明了,怡良怎能例外,“好,本堂部,支持!”
畢竟,李世安已經"直白"的,把好處大頭送給了他這個“頂頭上司”。
但是又問道:“李中堂有什麼詳細計劃?你說的三成一成,有多少錢糧?”
“能不能供應一萬人?”
怡良可顧不上見好就收,既然歸自己節製,乾脆要多一點。
這是大慶帝國官員的一貫作風,感動歸感動,但是求人就得給好處!
“下官的意思是,按照湘軍的步兵編製來,初期可以支持八千人!”
“每個月可提供四萬大洋!”李世安心中早有算計,這些數據脫口而出。
“八千人?”
怡良先入為主,把這支尚未組建的蘇軍,已經當成自己麾下了,所以,一聽比自己預料的少,便有些失望。
“那個,是少了一點。”李世安心中暗自鄙夷了一句,但不露聲色的解釋道:“現在不是被長毛席卷了蘇南嘛。”
“隻要稍後穩定了一些,下官一定把財政提升上去,到時候,下官再和您一起請旨,請聖上批示多一些就是。”
“嗯,初期整合八千也不少了,按照曾侍郎的編製,也有16營了。”
“比湘軍初期還多了六成!”怡良也知道自己有些貪心了,便說道:“你有什麼詳細想法,比如,讓誰負責?”
“為什麼不按照桂係團練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