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海剛剛念完,保守的祁寯藻就忍不住出列,卻被清文宗製止了。
安德海在這個時間,
又拿起另一份折子,說:“這是江南巡撫李大人,與兩江總督怡良大人,共同闡述組建“蘇軍”的詳細理由。”
話音未落,就打開折子,繼續念道:“江南乃東南財賦重地,若地方不靖,則朝廷賦稅無源,民生凋敝。”
“今長毛發匪、撚子逆子等匪患猖獗,僅靠撫標、督標孤軍奮戰,實難奏效。”
“如抽調江南、江北兩大營之精銳,又恐影響朝廷對金陵圍困大計!”
“臣二人以為,唯有整合全省團練,方能形成合力,共禦匪患。”
蘇軍組建詳情如下:初期兵力規模16營,以蘇南地區為試驗區。
初期擬整合八千步兵,分駐蘇州、鬆江、常州等府,以扼守要衝。
經費來源:
考慮朝廷戶部財政緊缺,所需軍餉、武器等,全部地方自籌。
無需朝廷接濟。
預備使用資金詳情:
每月三萬兩白銀四萬大洋),
具體比例如下,
江南地方財政提供三成。
魔都鑄幣局提供三成。
江海關提供三成。
地方鄉紳捐資一成。
若蒙聖恩允準,蘇軍練成之後,可與撫標、督標互為犄角。
一則可保蘇州府城及周邊安全,二則可分兵剿匪,肅清全省匪患。
江南地方得以安寧,則東南財賦可源源輸往京師,於朝廷大局,裨益匪淺。
最後李世安保證,
隻要蘇軍成立,
地方治安穩定,每個月用出去的三萬兩,至少也能賺回來六萬兩。
也強調了,蘇軍練成之後,亦歸兩江總督節製,以固東南海防。
總之就是一個意思,朝廷隻需要出一個名頭,就可以多一支正規軍。
不花一分錢。
最終還能收到更多的稅收。
安德海把李世安與怡良的折子分彆念完之後,清文宗看著急不可耐福祁寯藻,說:“祁愛卿,你有什麼要說的?”
“老臣請皇上萬萬不可答應!”祁寯藻第一時間就跪拜道:“湘軍現在已經成為事實,萬萬不可重蹈覆轍!”
“這蘇軍,看似不需朝廷花費一分一毫,就能得到一支強軍。”
“但正因如此,其後患難控!”祁寯藻雖為人正直,但一直古板守舊。
當然,也是看的長遠。
清文宗還有一份折子沒有讓安德海念出來,所以心中早就有數。
他看向肅順,等待肅順替自己表達意見,然而這次卻被人搶先了。
隻見公開與李世安有矛盾,又因李世安被革職,再複起的兵部尚書,兼軍機大臣,翁泰北,挺直腰杆出列。
“祁大人此言差矣!”
“湘軍現在已經被朝廷承認,成為了八旗軍與綠營兵很好的助力!怎麼在你的口中,變成了禍患一般?”
“沒有曾侍郎領導的湘軍,沙城隻怕丟失幾次了!”翁泰北不知道什麼時候與曾某人有了聯係,開始支持對方。
祁寯藻有些莫名其妙,翁泰北雖然與他不是一個陣營的,但在湘軍這些地方練勇事情上,一向與他一樣保守才對。
為什麼一反常態支持湘軍了?
而且還是在這個時候支持?
同樣疑惑的,還有因為給李世安當監軍有功,進入軍機處的怡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