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不同品級官職。
其實是互相牽製的。
彆看品級不同。
可是沒有直接上下級管轄。
從二品的布政使,一樣可以直接寫奏折給皇帝,可以直接參倒總督。
隻要有合理合法的證據。
當然,這一切因人而異。
反正因為各種原因。
年紀最小的李世安,此刻滿臉笑容的坐在了主位,朗聲道:“今日我等齊聚一堂,實乃武昌之幸,朝廷之幸。”
“自長毛反賊占據武昌以來,百姓生靈塗炭,我等身為朝廷命官,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今日終得收複失地…。”
李世安一邊說著,一邊舉起酒杯,說:“諸位,我等,當痛飲此杯!”
“李老弟所言甚是!”官文第一個捧哏道:“諸位,一起舉杯共飲!”
“為朝廷收複武昌乾杯!”眾人紛紛起身,舉杯相和,一飲而儘。
一杯酒後,
曾某人捋了捋胡須,第二個捧場,起身緩緩說道:“此次收複武昌城,全賴李中丞居中調度,運籌帷幄。”
“若不是李中丞資助我湘軍三萬兩白銀,以及賒賬上千支洋槍…”
“我等恐難如此順利。”曾某人說著舉起酒杯,“曾某提議,敬李中丞一杯!”
“本將軍附議!”官文又第一個出言附和,“來、大家敬我李老弟一杯!”
官文話中有話,既讚同了曾某人的意見,又不著聲色的壓李世安一頭。
李世安微微一笑,謙遜道:“滌生曾某人的字)兄,您過獎了。”
“湘軍將士英勇善戰…”
“這才是取勝的關鍵!世安的微薄之力,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李世安也不是小白。
他自然知道官文的意思。
一個回答不好,"隻怕下麵的人會誤會,認為自己就是在官文之下。
到時候,
隻怕官文借著"他大哥"的頭銜直接要地方財政好處,那可就麻煩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世安瞬間明白了關鍵點。
所以,
他第一時間改變了對曾某人的稱呼。
他之前一直都是稱曾某人為曾部堂,一副公事公辦的官方稱呼。
明顯,關係不鹹不淡的。除了官場聯係,沒有什麼私人關係在內。
現在也叫對方字號。
既有拉近關係的意思。
也有故意混淆視聽的意味。
就是告訴在場之人。
與他李世安稱兄道弟的不算什麼。
他隻是禮節性的兄弟相稱而已,與他叫曾某人兄長是一個意思。
就是普通官場同僚。
官文聞言眉頭微皺,不過很快舒展開來,有些事不能太捅破。
含糊一點比較好。
不過,他正要再說些什麼的時候。西陵阿臉色古怪的瞥了一眼官文,
張嘴就要挑撥,
老好人胡林翼,第一時間察覺到了異常,不等西陵阿挑撥,趕緊接過話,說道:“製台大人莫要太過謙虛了。”
“您不僅在糧草軍餉上大力支持…,還親自招降了劉參將劉官芳)…。”
“這才有了打開城門,迎接我等大軍入場之舉,此等膽識謀略,令人欽佩。”
李世安給了劉官芳兩個選擇,一個從二品新軍副將銜,但沒有實職。
隻屬於李世安的新軍。
一個是正三品綠營參將。
他終究還是見識有限。
覺得已經投降了,乾脆就為了自己和下麵的兄弟,要一些實際好處。
所以,
他最終選擇的是武昌的綠營參將。
現在名義上屬於王國才管轄。
因為李世安與官文的聯合力挺,副將王國才這次也有大功。
所以晉升總兵也是順理成章的。
他作為第一個向李世安靠攏的武將,李世安不等朝廷下達指令,就利用總督權限,提前任命他代理鄖陽鎮總兵。
並且舉薦他為正式總兵。
喜歡穿越1850之晚清亂臣賊子請大家收藏:()穿越1850之晚清亂臣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