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改變的曆史,李世安沒有辦法知道後續的發展,隻能判斷大概。
比如大方向,
比如這些人的個性為人…
陳玉成究竟能不能封王,他不敢肯定了,因為對方能崛起封王的關鍵事件:"天京事變",他不知道還會不會發生。
那個關鍵事件…
具體執行人,
早在兩年前就給他殺了…。
沒有那個人執行,天京事變還會不會發生,楊東王會不會死都是未知數…
不過,憑借陳玉成此時已經突出的才能,在太平軍嶄露頭角,崛起已經是事實,封侯拜相,卻是輕而易舉之事。
所以,
李世安說的也沒錯。
隻是,李世安的回答,
顯然沒讓在場之人滿意,因為李世安先前對陳玉成的態度明顯很不一般。
不是李世安回答的這樣。
雖然他們也感覺到了陳玉成不簡單,但是遠遠達不到李世安的評價。
李世安眼見在場之人不滿意這個答案,自己也有感而發的說道:
“陳玉成17歲時就隨大軍西征,縋城而上,攻克武昌東城後,名聲大震。”李世安說著,眼神掃視向在場之人,
“這一點,曾部堂、胡藩台、王總兵…,你們應該比我更加清楚。”
“畢竟,在李某抵達之前,諸位還參與了當時的武昌防禦戰…”
“李某研究過,此人獨創的"回馬槍"戰術,確實難以招架…。”
李世安說到這裡,曾某人臉色瞬間微變,但馬上恢複,驚訝的說道:“"回馬槍"戰術?李大人描述表達精準啊…。”
“誘敵深入,然後突然反擊,確實與練武之人中,回馬槍術如出一轍…。”
“李大人不愧是文武雙全的大才!”曾某人最後的話,是發自內心的感慨。
大慶帝國狀元之才不少,名將也是不少,可是兩種身份,在一個人身上的屈指可數,李世安卻占據其一。
“滌生兄所言極是!”同為湘軍的胡林翼沒想到李世安知道的遠比他想象中的多,點頭讚同道:“回馬槍,這名字妙極…。”
“確實是此人的戰術!”
“去年的鄂東之戰,這個陳玉成就采用了李大人說的“回馬槍”戰術…”
“當時他命麾下悍將劉瑲琳攻打廣濟,擺出切斷湘軍糧道的架勢,成功調動我軍,迫使多校尉、鮑都司退出戰場。”
“荊楚戰場失利,與此脫不了關係。”
“原來是他啊…”曾某人與胡林翼先後發言之後,多隆阿這才恍然大悟,苦笑著忍不住開口道:“那我等敗的不冤…。”
說著看向李世安,有些崇拜的恭維道:“如此長毛悍將,卻被李大人打的狼狽逃竄,可見製台大人明顯技高一籌…。”
“多校尉原來也會拍馬屁啊?”在多隆阿身邊不遠,同樣地位較低的鮑超,有些詫異的笑道:“我還以為你是木頭呢?”
不等多隆阿解釋,他也帶著恭敬的神色看向李世安說道:“不過,多校尉說得對,製台大人真的是太厲害了…。”
“我等應對此人的手下,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被其手下牽著鼻子走,”
“而製台大人卻打的對方抱頭鼠竄,足見大人軍事能力遠在對方之上!”
鮑超也是聰明人,知道在這一場"慶功宴"上,他沒有資格在李世安這一桌說上話,就故意借著多隆阿之事發言。
表麵上是調侃多隆阿,實際上卻是借著胡林翼說的事,借著話題中有他,不著聲色的發言,在李世安麵前表現一把。
隻是他沒有注意到,自己表現的有些心急了,自己的"前老板"還在呢。
隻見他剛剛開口,"前老板"曾某人,臉上本能的閃過一絲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