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杜韓一樣,也意識到,單獨說西陵阿有些乾巴,有樣學樣的拉清文宗下水,提高聲音,“他代表的可是皇上…。”
“誰能比他更有資格統籌全局?”
“他可是荊楚省唯一有資格,有能力名正言順的召集各路人馬的官員…。”
“他統領各路大軍,又親臨前線,與長毛主力浴血奮戰,這不是收複武昌的最大功臣?還有誰能是最大功臣?”
杜韓聞言大怒,張嘴就要反駁,可他哪裡有僧王爺嘴快,後者似乎知道他要說什麼,嘲諷的語氣說道:
“李大人身為湖廣總督,雖然有權限聯絡各方勢力,也能調動軍政官員,”
“但他畢竟隻是新官上任!”
“如此短時間內,隻怕各方官員名字都記不住吧?怎麼可能做到統籌全局?依我看,不過是在後方調度罷了!”
“這也能擔得起首功之臣?不過是沾光罷了。”僧王爺也是一不做二不休,
不僅反駁了李世安的首功,甚至直接誇張的否認他的一切功勞。
說到激動之處,
絲毫沒有注意臉色鐵青的肅順,與眼神冰冷的清文宗,自顧自的說道:
“官將軍雖然地位相當…。”
“可他說到底,也隻是一個地方上的八旗將軍,局限性太大,在統籌協調地方上,缺少相應的實權與能力!”
僧王爺根據西陵阿的奏折,也算有理有據,官文、曾某人雖然官職很高,但兩人確實隻在自己一畝三分地有實權。
缺少統籌全局的合法、合理性。
真正同時有軍政大權,能合理、合法協調地方上各方勢力的,隻有李世安這個總督,與西陵阿這個欽差大臣。
可是現在沒有欽差大臣頭銜的李世安,天然的低一頭,還是新上任的。
理論上確實難以統籌全局。
僧王爺說的"有理有據",他的後台兼盟友,咱們的惠親王綿愉,
眼見已經到了如此地步,不得不站出來支持僧王爺:“僧王爺所言甚是。”
“西陵阿代表的可是皇上,又勞苦功高,若不重賞,恐寒了將士們的心。”
他沒有僧王爺那樣失去理智,一眼看出來了西陵阿的奏折有些問題。
隻是西陵阿,畢竟是他這一係的,他不站出來說話有些不太好,同時也不希望李世安這一係繼續壯大實力。
雖然不會傻乎乎的直接力挺西陵阿,與貶低李世安,但以欽差代表皇帝這個常理,也是最大力度的幫西陵阿了。
與李世安有過直接衝突的人說完,另外一些看不慣李世安的,自然也不會放過機會,翁泰北與穆蔭對視一眼,
後者開口道:“皇上,臣以為,李大人雖有調度之功,但他畢竟是漢人,且年紀輕輕便已經是地方官頂峰,若再封以重賞,恐引起滿漢之爭,於大局不利。”
穆蔭為人圓滑至極,也是聰明人,雖然因為楊鳴鶴與李家有過節。
但他的智商一直在線。
知道李世安的實力毋庸置疑。
從來沒有明麵上傻乎乎的衝鋒,對剛李世安,尤其是不會反駁皇帝。一直都是站在為皇帝,為朝廷的大局角度。
他很清楚,以李世安的能力與為人,不可能在這些"無關緊要"的戰功上"作假",知道李世安不在意這點功勞。
所以,他不會傻乎乎的否認李世安收複武昌的首功,而是另辟蹊徑。
喜歡穿越1850之晚清亂臣賊子請大家收藏:()穿越1850之晚清亂臣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