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司,省級行政機構,主管全省民政、財政、戶籍、賦稅等事務,相當於現代的省政府辦公廳兼財政廳。
所以,李世安把青雲銀行掛在布政司下麵,也算是名正言順。
“爵爺大義!”在場之人,都被李世安大公無私的表演給欺騙了。
讓胡林翼、李孟群感動之餘,紛紛表示,配合李世安大力推行紙幣。
推行紙幣交稅政策。
紛紛保證,讓他們各自的直屬兵馬,也以大洋和青雲紙幣作為軍餉。
當然,
上交中央朝廷的稅收,還是如同以前一樣,或者換成公認的大洋。
這些人以為李世安一心為公。
卻忽略了幾個事實。
第一,給朝廷上交稅收?從第一次武昌被攻破開始,實際上已經停了。
至今不僅沒有上交一分錢,還讓朝廷撥付了150萬兩的專項資金。
按照正常情況下,
在完全收複全省,把太平軍徹底趕出荊楚省之前,不需要交稅。
或者說根本沒錢交,
也沒有辦法安全交稅。
畢竟漕運都停了。
即使太平軍全麵撤離荊楚省,繳稅比例也不會多,操作空間極大。
畢竟戰後重建也需要巨額資金。
雖然150萬兩白銀中,前麵的大筆資金已經被前任湖廣總督與巡撫使用。
但是這次收複武昌城。
朝廷除了給各軍獎賞,比如曾某人一萬兩外,還有專項資金30萬兩。
這30萬兩,
是朝廷專門撥款,用來給在收複武昌城大戰中,戰死士兵家屬撫恤。
以及重建地方行政機構的。
這次聯合作戰,不算八旗兵,陣亡的地方團練、湘軍、綠營兵、包括李世安的新軍,一共戰死約2000人。
李世安如實上報。
他忽視了官文隱瞞或少報,免得朝廷責罰,加大自己功勞的提議。
不算八旗兵,也就是不算多隆阿、西陵阿、官文他們的那一部分。
他們的撫恤不在荊楚省體係。
撫恤金也最高。
因為這個,李世安發現胡林翼也沒有想象中的完美,他也沒有怎麼把百姓性命當一回事,他在意的隻是朝廷。
隻是是湘軍。
至於原因。
這次聯合作戰,其實已經很成功了,加上李世安毫不吝嗇的"神藥"提供。
最終依舊陣亡兩千以上。
可是曆史上,胡林翼艱難的收複武昌,上報陣亡人數竟然也是兩千。
要知道,武昌戰役是太平天國戰爭中傷亡最慘烈的城市攻防戰之一,
實際損失絕對遠超2000人。
可是他胡林翼為了名利,依舊隻是上報了兩千人,不上報的陣亡撫恤怎麼辦?他總不可能自掏腰包去支付吧?
他又不是李世安有外掛?
最終的結果不用多說,
除了給親信與交好部隊士兵足額撫恤。其他的無關緊要士兵,死了也是白死,這些人的家屬,結局可想而知。
隻是在這個封建王朝,已經為官數年的李世安知道,不能以後世道德來評價一個人,這是封建王朝局限性所致。
現實就是如此,
在這個時代,那些得不到撫恤的家庭,那些士兵的命,就是不值錢。
不管是朝廷,還是胡林翼他們這是為官者,他們都沒有辦法拿出錢。甚至,有錢也不會用在這些"賤民"身上。
一開始李世安也是很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