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李世安栽定了!”石祥禎越分析越開心,提高聲音,“以清廷那邊的製度,丟失省城,那可是殺頭的大罪…。”
“他最終隻能像前幾任荊楚巡撫和總督一樣,隻有以死殉國!”
“他身兼巡撫和總督,連前任總督楊霈那樣找借口逃走的機會都沒有!”
……
與此同時,
遠在兩百多裡外的鹹寧城,有兩個“鳩占鵲巢”的人,也在議論李世安。
這兩人正是西陵阿與楊霈。
自從上次黃州軍議之後,官文組織的兩萬多人馬一路收複鄂東、南城池,雖然沒有大戰,但也立下了不少功勞。
兩人也因此恢複了品級。
隻是實權沒辦法短時間恢複了,因為兩個人的位置都已經被人替代。
太平軍把荊楚省軍隊收縮至黃州、武穴一線之後,鄂東前線的清軍還剩兩萬多不包括退回武昌的王國才部)。
這些人以官文為起點,分彆駐紮在江夏縣、鹹寧縣、與通山縣。
其中官文六千人四千八旗,兩千依附的團練鄉勇)駐紮在江夏。
也就是李世安秘密招募新軍,現任武昌知府王恩綬曾經的地方。
這裡距離武昌最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縣衙還與武昌同城。
楊霈、西陵阿兩支軍隊一共八千左右,分彆駐紮在鹹寧縣與通山縣。
曾某人則是拿著李世安的協餉,補充兵員至八千,駐紮在塗家堖。
這個塗家堖,就是李世安讓王恩綬秘密訓練軍隊的地方,營地都是現成的。
這八千,隻是帶過來支持李世安打下武昌城的那一部分擴編而成。
不包括九江、湖口一線湘軍。
四支軍隊,
在收複了鄂東、南各縣城之後,最終對黃州形成包圍圈。隻是這個包圍圈,隻是半邊括號,另一邊是長江。
而且是遠距離“包圍”。
最遠的相隔300裡。
這四支軍隊,一開始是以曾某人為主力先鋒,以塗家堖為最前線。
現在曾某人一走,
黃州方圓兩百裡沒有了清軍。
收到石翼王抵達黃州的消息後,
楊霈沒有擔心,
更沒有回師武昌的意思,反而幸災樂禍的把西陵阿從通山縣找了過來。
西陵阿一抵達,楊霈便與石祥禎一樣分析,認為李世安死定了。
區彆隻是,
楊霈認為,他們得袖手旁觀,還得拉著官文一起袖手旁觀。
這樣才能讓李世安徹底完蛋。
“這麼說,這次李世安死定了?”
西陵阿聽著楊霈幾乎與石祥禎一樣的分析後大喜,但又不確定的問道。
喜歡穿越1850之晚清亂臣賊子請大家收藏:()穿越1850之晚清亂臣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