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霈現在是按察使候補,雖然也是胡林翼這個布政使與李世安的屬官。
但是至少,按察使這個官職專業性較強,沒有那麼直接統屬關係。
按察使,在清代雖名義上為巡撫屬官,但實際運作中具有較強的獨立性,與巡撫、布政使形成製衡關係。
按察使的直接上級,並不是巡撫和總督,而是刑部尚書與皇帝。
且乾隆後明確規定,按察使直接對刑部和皇帝負責,不受督撫直接任免。胡林翼這個布政使就更沒有資格管了。
但是,一旦降級變成正四品道員,那麼楊霈就慘了,根據清代製度,
總督對道員、知府有考核權,可通過“大計”考核直接奏請撤職。
總督可直接彈劾並建議撤職。
對道員、知府官員的撤職、任免權,高達50左右可不經吏部直接提調。具體比例因人而異,因時代背景而異。
這還是一般情況下。
但也是理論上。
實際一般情況下,
真正敢於直接繞過吏部對從四品官員撤職、任免的人幾乎沒有。
哪怕一般情況下,朝廷和皇帝為了維護總督權威,很少駁回總督對從四品以下官員的彈劾、撤職、任免建議。
七品知縣這樣的倒是不少。
但是現在
可不是一般情況下,因為戰亂原因,本來督撫的實權就已經成倍增加。
李世安還同時擁有兵部尚書銜、右都督禦史、文華殿大學士頭銜。
他現在,
彆的地方不敢說,
荊楚省內,完全可以先斬後奏,直接撤職、任免從四品以下官員。
王恩綬就是很好的例子,直接從七品知縣,被任命為從四品知府。
上報吏部隻是走個過場而已。
這些權利下放,
比原世界提前了四年多。
當然,到目前為止,
隻有李世安有這些權利,其他的總督,包括直隸、兩江總督,都沒有這個權利,這就是大學士頭銜的隱形好處。
所以,楊霈一臉恨鐵不成鋼的嗬斥陳立,“你以為自己是誰啊?”
“你靠著老子的關係,才當上這麼一個小小的從四品知府……。”
“還是在武昌道眼皮子底下,你如此不知輕重,當自己是天王老子啊?”
“你踏馬知不知道這是在找死?”
“以李世安現在的地位,道府以下官員,他根本無需上報吏部,就能隨時撤換!而我根本沒有求情的資格…”
楊霈打歸打,罵歸罵,但是對於這個"大舅哥"的關心,還是有的。
這不是他對陳立有多好,更不是他多麼在乎陳立的前途與死活,
而是現在,陳立是他扶持起來的人中,最有用、也是唯一可用的人了。
至於原因,
那是他現在沒有了實職,缺少"根據地",缺少軍餉物資來源。
現在的他,如果沒有一塊"地盤"的鄉紳支持,手下的軍隊分分鐘散夥。
沒有手下的軍隊,他如何去立下軍功?沒有軍功又如何官複原職?
雖然他借著官文組織作戰,也靠著巴結西陵阿與僧王爺延續了仕途。
但是他現在缺少實權,如果不帶著人馬歸附李世安,手下近四千的團練殘兵,馬上就要麵臨解散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