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銀行雖然是提前50年開設了,但是這個可是屬於獨家生意。
又有著大洋開路的優勢。
雖然明麵上隻是一家省級銀行,可實際流通的卻是荊楚、百越、魔都。甚至是兩廣、湖廣、兩江七省大部分區域。
最重要的是,
他還有著洋人市場。
僅僅是每年高達數千萬兩的進出口貿易,這些交易,統一使用青雲幣,彙兌業務一項,就能給銀行帶來巨額收入。
年入200萬都是保守計算。
此時的銀行可不同於後世,青雲銀行的存貸業務,利潤率約815。
彙兌業務利潤率可達2030
不巧的是,李世安這是獨家生意,直接壟斷全省、甚至數省彙兌業務。
對於太平軍與朝廷勢力所屬商行,以及鷹國、普魯士以外的洋人商行,彙兌業務可以進一步增加利潤率。
也就是30+的利潤率。
保守一點,僅僅3000萬兩的外貿彙兌,淨利潤就能達到90萬兩。2000萬的營業額,就能帶來36萬的稅收。
這對於戰前隻有110萬兩地丁錢糧:約80萬兩,鹽稅:約30萬兩)的荊楚省來說,來年最少400萬兩的年財政收入,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世安沒上任之前,荊楚省滿打滿算,數個月的厘金關稅才十餘萬。
在戰前,
這110萬兩,其中70是需要上交國庫的,實際本省隻有33萬兩,
這些錢用來支付官員俸祿約15萬兩)綠營兵餉約18萬兩)。與之對比,可以說,現在荊楚省是罕見的富裕。
不過,李世安的新軍已經成軍。
新軍第一鎮,雖然沒有後世北洋新軍一個鎮那麼多先進的火炮。
但是因為有先進水師。
不算李世安的超時代藥物,隻算軍餉、彈藥消耗,戰船保養這些,就需要荊楚省政府支付月餉20萬兩每月。
一年就是240萬兩。
就這還僅僅是按照最低標準上報,新軍第一鎮與綠營戰兵一樣,
普通士兵月餉3兩1.5兩白銀加1.5兩米糧折價)戰時加至5兩。
軍官俸祿,營官月餉50兩+辦公銀150兩,統領級官員月薪300500兩。
這個統領,也就是團長以上。
團長300,旅長400,師長500。
綠營兵需要18萬年,其中王國才部,李世安批準占據6萬年。
也就是滿編可達四千人。
胡林翼、李孟群的人,雖然是地方鄉勇,但李世安也特批1萬年。
如此一來,除去官員俸祿15萬年,就是再支付李世安承諾的給湘軍36萬年,荊楚省財政也能剩下90萬兩。
荊楚省在他的經營下,隻會越來越有錢,所以,李世安自然很大方的收買人心,主動提議提前支付協餉。
其實暗示也很明顯,用國家大局,朝廷大義,外加錢糧收買湘軍。
讓湘軍給自己賣命。
分散自己新軍第一鎮的風頭。
同時,也是一箭雙雕,讓胡林翼這個老好人出麵,湘軍出兵,目的達到。
湘軍不出兵,胡林翼更加失望,有利於被拉攏,加入李家軍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