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阿也是臉皮超厚的人了,睜眼說瞎話也是臉不紅心不跳的。
他口中的連番征戰,其實就是兵不血刃的接手太平軍放棄的城池。
他所謂的人困馬乏,其實不過是搜刮百姓的狂歡,補給緊缺也是笑話。他們幾家,包括官文都是賺的盆滿缽滿。
他們這些主帥吃的滿嘴流油不說,下麵的將領、士兵也是搜刮不少。
隻是苦了各地百姓。
他們這些朝廷的軍隊,對於地方的破壞,殘害的百姓數量,比之太平軍屠殺的滿人數量,隻多不少。
多少人是被太平軍裹挾的?
多少人直接就是被洗劫的!
這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隻是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大家雖然鄙夷,但誰也不去戳破。
包括李源這個年輕人也是一樣,他在獨自組建鄉勇之前,跟隨曾某人的湘軍,一樣也做過不少這樣的事情。
區彆隻是殺的多少不一樣。
區彆隻是百姓冤屈程度不一樣。
所以,李源也不去戳穿,甚至也深表讚同,拱手道:“兩位欽差妙讚了!”
“老師是老師,學生是學生,學生還尚未出師,怎敢與老師相提並論?”
李源主動謙虛一番,然後仰頭傲氣的開口道:“不過,二位大人考教學生,學生這就孟浪的說一說自己的拙見!”
“首先第一點,咱們必須支援武昌城,這一點已經達成了共識是吧?”
“沒錯!”官文讚賞的點點頭,不給西陵阿再打斷的機會,“繼續說!”
“是!”
李源對於官文撐腰很是高興,清了清嗓子,繼續道:“那麼,剩下的就是如何支援、何時支援的問題了!”
“學生看來…”
“出兵支援宜早不宜遲,就拿最壞的打算來分析,假設李製台堅持不住,我等也能在他尚有餘力的時候對接上!”
“什麼意思?”官文繼續捧哏。
李源現在已經明白了在場之人所想,尤其是官文所想,所以他自然懂得投其所好,笑道:“保存有生力量!”
“準確的說,去最大的減少損失!我等及時對接上,就能防止武昌城再次被攻破,權力再次出現真空不是?”
“此時的武昌城,可不止李製台,還有胡藩台、李臬台等人也在!”
“我等如果能夠及時支援,在李製台尚有餘力的時候能夠接應…。”
“至少也能把荊楚省藩庫,大部分重建不久的衙門保住不是?”
“趁著李製台主力尚在,我等完全可以接應這些衙門出來不是?”
“官大人,您是欽差,統籌荊楚所有軍務,有資格臨時接管藩庫!”
“在府城有事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把藩庫再次臨時搬遷至金口!”
李源的話語點到即止,當然也是足夠直白了,暫停也是給其消化時間。
官文在李源說完的一瞬間便明白了,這是讓他接管荊楚省的財政大權。
明顯的暗示他,
不管李世安能不能守住,不管與李世安能不能裡應外合對付太平軍。
他都能借著這個機會接管財政。
理由也很好找,他隻要不同意,李世安就隻能堅守武昌,城在人在!
隻要他們及時出現,操作得當,他們就能在李世安被攻破之前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