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鳳山陣地的了望塔上,
劉官芳舉著普魯士蔡司望遠鏡,鏡片裡映出太平軍綿延數裡的營帳。
這些營帳中間,一杆繡著“翼王”的黑色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雖然與曾經的戰友,已經與他大戰了數天,但是雙方都很克製。
即使是有死傷,但影響很小。
同時劉官芳之前畢竟是丞相,殺一些下層太平軍沒有什麼感觸。
石鎮吉雖然是檢點,但互不統屬,接觸太少,對戰起來也沒有波動。
現在看到石翼王的“王旗”,本來平靜的心裡,卻是泛起了一陣漣漪。
“旅座,太平軍開始調動了。”
就在劉官芳看著石翼王“王旗”有些愣神之際,他的副官過來提醒道。
劉官芳猛地甩了甩腦袋,甩掉影響心智的回憶,掏出一塊懷表。
七點三十分,
這是李世安戰書約定的時間。
看來石翼王也是一個講究人。
他再次確認了一下眼前的太平軍,嘟囔道:“翼王的人馬不對勁啊!”
“什麼不對勁?”副官疑惑道。
“陸局長傳來消息說,西城沒有太平軍,全部在漢陽、漢口。”
“那邊是韋俊、古隆賢等人,戰兵與輔兵,一共大約兩萬多人…。”
“南城、北城各有一萬多人,主力很少,一共也不足五千人…。”
“而咱們眼前的主力最多一萬多人,加上二線輔兵也就三萬餘人…。”
“那麼至少還有兩萬人去哪了?”劉官芳越想越擔憂,脫口而出,
“那裡麵很可能有上萬太平軍精銳,這可是足以顛覆戰鬥結果的…。”
想到這裡,他鄭重的對副官說道:“李副官,你馬上去一趟城內,把這一情況報告給陸局長,讓他早作準備!”
“旅座,您多慮了!”與劉官芳擔憂不同的是,李副官卻神態輕鬆,“您覺得,以軍情局的能力,會查不到?”
“軍情局知道了,爵爺還能沒有辦法應對?咱們這裡隻不過兩個標,外加一個警衛營,應對的可是翼王主力。”
“武昌城內蔣旅長,他的手下可是三個標,外加沈團長的第二標…。”
“以第一協的戰鬥力,即使那兩萬人突然出現在城西也能輕鬆應對!”
“另外,那邊臨近長江,爵爺親率水師,也足以支援照應。”
“李副官,你就對水師如此有信心?”劉官芳懷疑的看向自己的副官,“要知道,水師第一協不過兩千多人…。”
“其中主力戰船不足百艘,而太平軍可是有著一萬多人,戰船千餘艘。”
新軍水師戰船先進,四個主力營戰船數量都很少,一個營20來艘。
四個主力營也不足百艘。
倒是偵查運輸船也有80餘艘。
但是偵察運輸船體積小,且沒有火炮,基本上是忽略戰鬥力的。
所以劉官芳才有此一問。
李副官,李家族人,名義上歸屬參謀部外派參謀,其實也是軍情局的。
與後世軍閥的副官不同,李世安的副官統一由參謀部下派參謀。
這是李世安控製部隊的明哨。
“當然!”李副官鄭重的點了點頭,“嚴格來講,我不是對水師有信心,而是對爵爺有信心!爵爺從來不涉險!”
“您以為爵爺親自去水師,是怕水師出問題嗎?”李副官語氣隨意、還帶著調侃意味,這是李世安給他的勇氣。
從輩分上講,李副官是李世安的堂哥,能力有限,但是忠誠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