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雙方各有死傷。
但是僅僅一輪射擊,
數百弓箭手傷亡上百人,剩下的也因為緊張,幾乎都射偏了。射中的,也因為距離,威力不夠,傷害極小。
而劉銘這邊第二排開槍時,官文的火繩槍還在壓實火藥。並且因為槍聲和喊殺聲,這些人因為緊張頻頻犯錯。
直到劉銘部第三排士兵打出子彈,他們這些人才零星的開始反擊。
但是這個時候,雙方已經很近了。
劉銘這邊的刀斧手和長矛兵,已經衝上去近戰收割他們的性命了。
一念之差。
原本伏擊的清軍,瞬間陷入被動。
最糟糕的是,隻能打順風仗的官文,在手下人詢問下一步行動時。
他支支吾吾不知所措。
清軍人數更多,且是埋伏的一方。
按理說,如果埋伏順利,一輪射擊,就能讓劉銘這邊死傷上千人,再趁機衝殺下去,就能成功一半的。
結果莫名其妙的提前開槍暴露。
要是官文不在現場,他手下的軍官,至少也能當機立斷的指揮。即使伏擊失敗,也能打個旗鼓相當。
要是八旗主力魁玉一部在,他們甚至還有機會力挽狂瀾,反敗為勝。
再不濟,
他們也能全身而退。
隻可惜,這些都是如果。
不僅魁玉八旗主力不在,官文這個虛假將軍又不及時指揮,他手下人不敢當麵越權,局麵就這樣越來越失控了。
這讓同樣不懂軍事的楊霈都看著急了,直接帶著人要過來越界指揮。
他這樣做,本來也是為了大局著想,可是他帶人過來卻害苦了官文。
要知道,官文可是出了名的貪財與怕死保命,幾乎不上戰場的。
結果因為李世安出現,他已經多次抵達前線,但這一切都是順風仗的前提下,遇到危險,當然是先跑為主了。
金口大營就是跑的飛快。
結果現在卻一下子反應不過來。
剛剛反應過來,要開口下令全軍撤退時,卻被好心辦壞事的楊霈搶先一步下令,“都特麼的彆慌,給我衝下去!”
他這一下令,官文手下早就憋屈的將領,馬上有了方向,
“跟我衝!”
大喝一聲,率先衝殺出去。
一場激烈的廝殺即將上演。
太平軍這一邊,劉銘眼見慌亂的清軍開始有序反擊了,也緊隨其後的調整戰術,讓火槍兵後撤占領製高點。
隻留下冷兵器士兵近戰。火槍兵則開始遠距離精準的點射清廷軍官。
整個過程中,不管是楊霈,還是官文都被血腥的廝殺震驚了。
兩人都忘記了一群人。
忘記了陳立帶回來的殘兵。
而恰恰是這一群被他們暫時忽視的殘兵,直接改變了戰鬥結果,
因為廝殺正酣,不斷的派人上前線,兩個主帥身邊早已沒了守衛。
不對,其實是有守衛。
隻是守衛不知不覺,全部換成了陳立帶著逃回來的那一群殘兵。
突然,
戰場後方一個大嗓門大喊道:“都給我住手,要不然我殺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