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漸漸停了,地麵泥濘不堪,但基地裡的氛圍卻絲毫不受影響。
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
工地上,第三班的人已經接替了第二班。有人在攪拌水泥,水泥漿稀得能看到水紋。有人扛著保溫板往大禮堂跑,肩膀上勒出了紅印。
楚喬拿著卷尺,和技術員一起蹲在地上指導工人鋪地暖管,他的眉頭擰著,時不時用手把歪了的管子掰正。
食堂旁的空地上,幾個負責物資整理的人正在晾曬受潮的糧食,把發黴的部分挑出來放在一邊,好的部分攤在塑料布上小心翼翼地翻著。
隔離區的門口,兩名護衛隊員正兢兢業業地守在那裡,手裡握著鐵棍,眼神警惕地盯著裡麵的動靜。
醫護隊的人拿著記錄本,隔著鐵皮門仔細詢問感染者的情況。他們聲音溫柔,試圖安撫被感染者的情緒。
就連幾個五六歲的小孩,都各司其責,在大人的指導下,幫忙撿地上的碎木頭。
小孩們凍得小手通紅,卻沒人喊冷,隻是認真地把撿到的木頭堆在一起,臉上帶著點“我也能幫忙”的驕傲。
“三班倒和積分製確實管用。”瀟優看著眼前的場景,機械音裡帶著些許讚許。
“那當然了,之前還有人偷懶,現在為了積分換物資,全都在拚命乾活。昨天統計的積分排名,前二十的都是工地上的人,他們一天乾滿八小時,還主動申請加班。”楊誌剛好經過,心情愉悅地說。
白岑點了點頭,心裡踏實了不少。
兩人繼續往前走,來到體育館後麵的大棚選址處。
這裡已經圈出了一塊不小的空地,地麵上有幾處被翻過的土痕,是昨天楊誌讓人先清理出來的。
白岑蹲下身子,摸了摸被凍得微僵的土坷垃,無比慶幸昨天就把地挖了個大概,更慶幸基地裡的勞動力比較多。
此時,從負責做飯、搜集物資那個組抽出來的人手依然留在這片地上。
杜梓睿正帶著他們將地重新深翻一遍。
白岑走到杜梓睿旁,說:“我給你們的那些建造大棚的書和影像彆忘了看看,彆到時建不成樣子了。”
杜梓睿立即笑了:“白姐,你就放心吧,我不行,這裡還有楊市長派來的技術骨乾,再不行還有兩三個在冷地方待過,乾過這活兒的人呢。”
白岑也不再說什麼,轉身離開。
沒走幾米,她卻對瀟優說:“我們可能需要多找些鋼管和塑料布,感覺之前搜集的物資不太夠。”
正說著,杜梓睿從身後叫她:“白姐,先彆走,看看這個。”
白岑回轉身一看,杜梓睿手裡拿著個本子,上麵記錄著現有建大棚的物資數量。
“白姐,我剛去倉庫看了,鋼管夠搭三個大棚的,但塑料布不夠,還差個五卷才夠三個棚的。”
“建大棚竟然要這麼多物資嗎?”白岑雖有預料,但沒想到那麼多。
“不僅如此,我們還需要一些厚度不同的毛氈,到了晚上蓋在棚上,也能保溫。”杜梓睿說。
白岑自己沒看建造大棚的書籍和影像資料,對這點的認識並不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