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岑懷著滿腹心事上到三樓。
民以食為天,改造食堂顯然更重要。她在心裡不斷暗示自己。
食堂的門沒有上鎖,白岑輕輕推開門,大廳裡空蕩蕩的。
之前規劃的打飯點位旁還空著,曲形通道的隔離帶堆在牆角,玻璃展櫃也隻擺了一半。
門的對麵有十幾個打飯點位,擺放了一長排條桌,條桌上放著一些玻璃展櫃,專門用來盛放各類菜品。
點位前擺放著白岑提議的曲形通道,可以防止擁擠踩踏。
見四周沒人,白岑迅速走到食堂中央的空地處,意念鎖定位置,將大學餐廳收集到的桌椅儘量整齊地擺放在地上。
大學餐廳的桌椅是四人一桌焊在一起的,木製的桌麵、鐵質桌腿,全部漆成了湖藍色,一排擺放過去,看著頗為美觀。
白岑擺放第一排桌椅時,刻意距離打飯點位三米遠,此後桌與桌之間則是留夠半米寬的過道。
等幾百套桌椅擺放好後,食堂裡終於有了“餐廳”的模樣。
白岑繞著食堂走了一圈,發現食堂並不能容納所有人吃飯,以後少不得還得錯時吃飯。
如今,食堂的邊邊角角還有不少空地,白岑開始琢磨著怎麼用。
正想著,樓梯口突然傳來沉重的腳步聲,幾個食堂工作人員抬著一個特大號不鏽鋼盆上來。
盆沿冒著微弱的熱氣,玉米粥的香氣直衝味蕾。
“基地長!您怎麼這麼早?”打頭的工作人員看到她,愣了一下,連忙放下盆。
白岑伸手碰了碰盆壁,指尖瞬間傳來冰涼的觸感。
她的眉頭一下子皺起來:“室外的灶離這兒太遠,飯菜剛做好就涼了,再等會兒分到大家手裡,怕是要成溫的了。”
她看向打飯“窗口”後,那裡還空著一片五米寬,四五十米長的一片區域,剛好能改造成廚房。
“今天在去拆一些食堂,連玻璃櫥窗一起拆。”瀟優在意識裡對她說。
白岑深以為是,如果把灶建在這兒,跟體育館的取暖通道連起來,還能省下一些燒火的物資呢。
“對嘍,基地臟,則個天兒月來月冷了,昨個窩們真饅頭,搜都腰咚掉了。”一個工作人員搶著說,一口方言聽得白岑一頭霧水。
白岑假裝要忙,連忙掏出對講機接通楊誌的頻道:“楊哥,我覺得我們可能得把灶台建到樓裡麵來,外麵做飯飯菜涼得太快……”
她一邊說,一邊跟幾名工作人員揮了揮手,開始往外走。
“行,我今天抽幾個人讓上去量尺寸。櫥窗的話,實在沒有玻璃,我們這有人會做。”楊誌說。
“沒事,就是我今天得把楚喬他們幾個也帶走,幫我拆東西。”白岑說得理直氣壯。
掛了對講機,白岑轉身往地下室走,她想到食堂空地可以做什麼了。
地下一層的門竟然是開的,王小芸正帶著幾個人整理物資。
糧食堆在左側,生活用品擺在中間的貨架上,工具掛在右側的牆上,標簽貼得整整齊齊。
看到白岑進來,王小芸直起身:“小岑,你來得正好,剛想跟你說物資統計的事。”
“先不急說統計,我給你一些東西。”
白岑走到地下室角落的空地,意識一動,幾個金屬書架先落地,接著是十幾個置物架,然後是一摞摞書籍。
書籍既有兒童繪本,也有成人書籍。成人書籍大多是農業、機械類的實用書籍,夾雜著幾本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