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金一諾房間的燈還亮著,在城市的夜色中像一顆孤獨的星。
金一諾坐在電腦前,屏幕上顯示著她正在為藝術學院撰寫的論文《美國珠寶藝術的多元麵貌與工藝精髓》。她揉了揉有些發酸的雙眼,端起已經涼透的咖啡抿了一口,目光不自覺地飄向窗外。
這個時間,他應該也在工作吧?想到陸研新,她的嘴角不自覺地泛起一絲溫柔的笑意。自從他們各自踏上這條特殊的"修仙"之路,這樣的深夜獨處已經成為常態。但奇怪的是,即使相隔兩地,她也能感受到一種奇妙的連接,仿佛他們的心始終在一起追尋著同一個目標。
藝術之路的探索
金一諾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論文上,手指在鍵盤上輕盈地跳躍:
"美國珠寶藝術的精髓,不僅在於材質的珍貴,更在於其充滿個性的設計語言、精湛的鑲嵌工藝,以及對多元文化的包容與融合。每一件作品都是技藝與情感的完美結合,是藝術家靈魂的具象化呈現。"
她細致地整理著研究資料,腦海中卻不時浮現出陸研新專注科研的身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她習慣在思考時想象他會如何分析這些問題,這種跨越領域的思維碰撞總是能給她帶來新的靈感。
"在研究19世紀美國珠寶時,"她繼續寫道,"我發現了許多令人感動的細節。那些封存親人發絲的項墜,不僅僅是一件飾品,更是一個情感的容器,承載著生者對逝者最深的思念。"
寫到這裡,她的筆尖微微停頓。這讓她想起了自己尋找"靈韻雕刻法"的初衷——不也正是想要將那些珍貴的記憶和情感永恒地封存在珠寶中嗎?如果母親的那些美好記憶能夠被妥善保存,也許就不會在意外中失去它們了。
這個念頭讓她的心頭一緊,隨即又湧起一股更堅定的力量。她知道,在城市的另一個角落,有一個人正在用他自己的方式,為著同一個目標而努力。
深夜的連線
就在這時,手機適時地響了起來。看著屏幕上陸研新的名字,金一諾的心輕輕顫動了一下,仿佛某種心靈感應得到了回應。
"研新?"她接通視頻,聲音裡帶著自己都沒察覺的溫柔,"你也在熬夜?"
屏幕那端的陸研新看起來有些疲憊,但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剛剛有個重大發現,迫不及待想和你分享。看到你工作室的燈還亮著,就知道你一定也在工作。"
這句簡單的話讓金一諾心頭一暖:"你怎麼知道我工作室的燈還亮著?"
陸研新的眼神柔和下來:"因為我實驗室的窗戶正好能看到你工作室的方向。每次深夜做實驗的時候,看著你那盞燈還亮著,就感覺我們還在並肩作戰。"
這個意外的發現讓金一諾的鼻尖微微發酸。原來在他們各自奮鬥的深夜裡,始終有一道目光在默默地陪伴著她。
"說說你的發現吧。"她輕聲說,把翻湧的情緒小心地收斂起來。
科技的突破與情感的交流
陸研新開始興奮地講述他在景德鎮陶瓷工藝中獲得的啟發。隨著他的講述,金一諾仿佛也看到了那些古老的窯爐中跳躍的火焰,看到了泥土在烈火中完成蛻變的神奇過程。
"...所以,階段性的能量施加可能比一次性的強衝擊更有效!"陸研新總結道,語氣中滿是發現的喜悅。
金一諾被他的熱情感染,也分享了自己剛才的思考:"這和我們珠寶藝術中的多次退火處理很像。有時候,循序漸進比急於求成更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確實如此。"陸研新讚同地點頭,隨即語氣變得柔和,"一諾,你知道嗎?每次和你討論,總能給我新的啟發。你的藝術視角和我的科學思維,就像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麵。"
這句話讓金一諾的心輕輕顫動。她注視著屏幕中那雙熟悉的眼眸,輕聲說:"我也有同樣的感覺。剛才寫論文的時候,我就在想,如果你在身邊,會怎麼分析這些問題。你的思維方式已經不知不覺成了我思考的一部分。"
電話兩端突然陷入一陣溫柔的沉默。在這靜謐的深夜裡,兩顆心仿佛跨越了物理的距離,緊緊地靠在了一起。
"研新,"金一諾率先打破沉默,聲音輕柔得像是在訴說一個秘密,"有時候我會想,我們就像是在攀登同一座山峰的兩個人,你從北坡攀登,我從南坡出發,雖然路徑不同,但終將在山頂相遇。"
陸研新的眼神變得更加深邃:"而且我們知道,無論攀登的過程多麼艱難,在山頂的另一端,始終有一個人在和自己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這種感覺...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