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秋日的晨光透過摩天樓的玻璃幕牆,灑在“星曜”鑽石公司技術部的辦公區,為冰冷的儀器鍍上一層暖意。周一軍坐在電腦前,屏幕上顯示著最新一批量子培育鑽石的晶格結構分析數據。他的目光銳利如掃描電子顯微鏡,不放過任何一個微小的瑕疵。這種極致追求精準的性格,不僅體現在工作上,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與莉莉的關係推進——他需要一個清晰的、可執行的“方案”。
午休時分,他點開手機裡那份自己反複修改的“感情推進方案”思維導圖,目光落在“第一階段:深化連接從‘同事’到‘靈魂伴侶’”上。他深知,僅靠工作交集和日常約會,難以觸及彼此精神世界的核心。理科生的浪漫…
行動一:微型項目——技術白皮書的共舞
機會很快來臨。銷售部需要一份麵向高端客戶的、深入淺出的技術說明,以突出星曜鑽石在純度與切工上的絕對優勢。任務下達到了莉莉所在團隊。
周一軍看到了契機。他沒有直接通過公司係統指派任務,而是在一個下班後的傍晚,當辦公室裡隻剩下零星幾個加班族時,拿著一個u盤,走到了莉莉的工位旁。
莉莉正對著初步擬定的客戶名單蹙眉,感覺到有人靠近,抬起頭。看到是周一軍,她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亮光,隨即換上職業化的微笑:“周工,有事?”
周一軍將u盤輕輕放在她桌上,聲音平穩,卻比平時柔和了幾分:“聽說你們在準備qvd量子培育鑽石)的技術資料。這是我整理的一些內部數據,關於我們最新批次鑽石在特定光照條件下,火彩與折射率的精確對比分析,還有不同切工對光路影響的模擬圖。也許……對你們撰寫麵向客戶的說明有幫助。”
莉莉微微一怔,接過u盤。她了解周一軍,他從不輕易提供未經嚴格驗證的內部數據,這既是他的職業操守,也是他的性格使然。這份“幫助”,顯然超出了普通同事的範疇,帶著一種基於信任的、謹慎的靠近。
“太好了!”莉莉的驚喜是真實的,“我們正愁怎麼把技術語言說得動聽。有你這份‘秘籍’,我們就能把‘精準’這個詞,變成客戶看得見的‘璀璨’了。”她晃了晃u盤,笑容裡多了幾分屬於“莉莉”而非“銷售經理”的靈動。
周一軍點點頭:“裡麵的圖表如果看不懂,可以……問我。”他頓了頓,補充道,“從銷售角度看,哪些數據最有力,你也可以反饋給我。”
這便是方案中提到的“優勢互補”與“創造共同項目”。接下來的幾天,他們之間多了許多看似工作交流,實則暗流湧動的互動。莉莉會指著某個複雜的圖譜問:“一軍,這個晶格缺陷率0.001的對比,普通客戶真的能感知到差異嗎?”而周一軍則會耐心解釋:“肉眼或許不能直接分辨,但通過儀器測量和火彩對比,這種極致純淨帶來的,是整體光澤度的提升,是一種‘毫無雜質’的通透感。你可以把它比喻成……嗯,最清澈的山泉水與普通過濾水的區彆。”
他們通過內部通訊軟件交流,文字間是嚴謹的專業術語,但隔著屏幕,兩人都能感覺到一種在共同創造某樣東西的親密感。當莉莉最終將融合了周一軍精準數據和她自己生動解讀的白皮書初稿發給他審閱時,附上了一句:“周工,請品控。看看我們的‘結晶’合格嗎?”
“結晶”一詞,用得巧妙而雙關。周一軍看著屏幕,嘴角微微上揚了一個像素點。他回複:“語言感染力超出技術參數範圍,結論:優等品。”
行動二:主題探索——科技館裡的光影密語
按照“方案”,周末的約會需要升級。周一軍摒棄了常規的電影院,而是預訂了兩張城市科技館的特展門票——“光之謎:從鑽石火彩到量子光學”。
周六的科技館裡,充滿了孩子們的歡笑和求知的眼神。他們並肩走在幽暗的展廳裡,各種關於光的互動裝置發出瑰麗的光芒。在一個模擬鑽石切工與光路反射的大型裝置前,莉莉興奮地拉著周一軍的手:“快看!這就是你上次跟我說的全內反射吧?”
周一軍看著被精心計算過的光線在模擬“鑽石”內部經過無數次反射後,最終爆發出奪目的火彩,點了點頭:“嗯,理想的切工能讓光線儘可能多地發生全內反射,最後從冠部集中射出,形成我們看到的閃耀。”
他自然地接過講解員的角色,用比在公司時更生動的語言,向莉莉解釋色散、折射率。莉莉聽得入神,不時提出一些天馬行空的問題:“那如果我們設計一種全新的、不規則的切工,是不是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光影效果?”
“理論上可以,”周一軍思考著,眼神裡閃爍著專業的光芒,“但需要經過極其複雜的計算,平衡亮度、火彩和閃光效應。這就像……”他尋找著比喻,“就像解一道非常複雜的多維函數方程,每一個切麵都是一個變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莉莉看著他專注的側臉,在變幻的光影下,他平時那種嚴謹到近乎刻板的氣質被柔和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浸在知識海洋中的純粹魅力。她忽然覺得,這顆“鑽石”最璀璨的一麵,或許並不隻在實驗室的儀器下,更在他此刻毫無防備、分享熱愛的眼神裡。
“你們品控工程師看世界,是不是到處都是數據和方程?”她笑著問,語氣帶著揶揄,更多的是欣賞。
“大部分時候是。”周一軍坦然承認,轉頭看向她,展廳流動的光影映在他深邃的眼裡,“但也有一些例外。”他沒有說下去,但目光在莉莉帶著笑意的臉上停留了片刻,足夠讓她心領神會。
這次約會,完美踐行了“科學遇見美”的理念。他們不僅在知識上進行了交流,更在一種共同的、對光與美的探索中,感受到了彼此靈魂的共鳴。
行動三:高質量溝通——下班路的十分鐘
“方案”中的“下班路上的10分鐘”儀式,也悄然啟動。
自從那次科技館之後,隻要不加班,周一軍會有意無意地在下班時間走到銷售部附近。莉莉也心照不宣,總會“剛好”處理完手頭的工作。
他們一起走向地鐵站。這短短的十分鐘,成了他們之間不成文的規定——“非工作交流時間”。
“今天那個荷蘭客戶,可真是執著,為了0.5的色差糾結了一下午。”莉莉可能會揉著肩膀抱怨,但語氣是輕鬆的。
“執著是好事,說明他認可品質的價值。”周一軍會回答,然後看似隨意地提起,“技術部新來的實習生,把純淨度檢測的參數搞錯了,差點鬨出烏龍。”
“哎呀,新人嘛,你多帶帶人家。就像你當初帶我理解‘內應力分布’一樣。”莉莉笑著揶揄。
他們聊天的內容,從工作邊緣,慢慢延伸到生活。莉莉會說她租的公寓樓下新開了一家花店,周一軍則會提到母親打電話來關心他的胃病。話題瑣碎,卻真實。在這十分鐘裡,他們不再是品控工程師和銷售經理,隻是兩個分享著一天疲憊與瑣碎的普通人。這種日常的、不帶目的的陪伴,像潤物無聲的細雨,悄然滋養著感情的土地。
隨著第一階段“深化連接”的順利推進,他們的關係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第二階段:職場協同成為彼此的‘秘密武器’”。
行動四:角色扮演——模擬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