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非遺鑽:柘城車間裡的藝匠共鳴,讓工具藏起四季與傳承
河南柘城培育鑽石產業園的清晨,薄霧還沒散儘,童欣就踩著晨光在展廳忙開了——左側展台擺著剛量產的“四季藝術非遺鑽石工具”,春款藤蔓刻刀纏著嫩綠的琺琅紋樣,夏款荷瓣剪刀嵌著淡粉的cvd鑽石,秋款麥穗銑刀綴著金黃的鑽石顆粒,冬款梅枝餐具雕著瑩白的鑽石梅蕊;右側的“非遺體驗區”鋪著靛藍的土布,上麵擺著上海竹編傳承人用藝術款工具編的月半貓媽媽,旁邊放著安徽剪紙藝人用鑽石剪刀剪的四季窗花,引得早起的工人頻頻駐足。
“童欣姐,守白老師她們到門口了!”實習生小鄭舉著對講機跑進來,聲音裡滿是雀躍,“守白老師帶著閨蜜團,還拎著一大包央美學生設計的四季紋樣稿,說是要現場跟咱們調整細節!”
童欣趕緊理了理身上的月半貓媽媽圍裙,快步往門口走——遠遠就看見守白穿著米白色風衣,懷裡抱著厚厚的設計稿,驚鴻、青提子、玻璃骨跟在身後,手裡拎著畫筒和顏料盒,四人的身影在晨光裡格外鮮活,像從畫裡走出來的一樣。
“守白!可算把你們盼來了!”童欣笑著迎上去,接過守白懷裡的設計稿,指尖碰到稿紙上還帶著溫度的鉛筆痕,“你們這一路肯定累了,我特意泡了柘城的菊花茶,展廳裡還溫著紅薯,先歇歇再看產品!”
守白搖搖頭,眼裡閃著期待的光:“不累不累!我這一路都在想春款刻刀的琺琅顏色,生怕量產出來沒畫稿上的嫩;還有冬款梅枝餐具的鑽石鑲嵌,得親眼看看才放心——走,先去展廳看看成品!”
一、展廳品鑽:讓四季非遺,在工具上活起來
上午九點的展廳,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四季藝術非遺鑽石工具”上,每一款都閃著獨特的光。守白蹲在春款藤蔓刻刀前,指尖摩挲著手柄上的琺琅紋樣——嫩綠的藤蔓纏繞著銀色的刀身,頂端的鑽石顆粒像清晨的露珠,比畫稿上的效果還要鮮活。
“太好看了!這琺琅顏色比我調的色卡還嫩!”守白激動地抬頭,眼裡滿是驚喜,“我還擔心工廠做不出這種‘剛抽芽的綠’,沒想到你們調了三次釉料,居然這麼精準!”
童欣笑著遞過一把春款刻刀:“這得謝謝周一軍哥,他說‘春款要的就是生機,釉料深一點就老了,淺一點就淡了’,硬是陪著釉料師傅調了兩天,才調出這個顏色;藤蔓上的鑽石,用的是0.5克拉的小顆粒,既不紮手,又能反光,像真的露珠掛在藤上。”
驚鴻湊到夏款荷瓣剪刀前,拿起一把對著光看——淡粉的荷瓣握柄弧度剛好,花瓣邊緣嵌著細如發絲的鑽石線條,剪口處的鑽石刀頭閃著冷冽的光:“這荷瓣的弧度太絕了!握在手裡剛好貼合掌心,剪東西肯定不費力——你們連剪刀的人機工程都考慮到了,太貼心了!”
“那可不!”童欣驕傲地說,“青提子老師上次說‘工具再好看,握著手疼也不行’,我們專門找了手模,測了五十種握柄弧度,才定了這個最舒服的;荷瓣上的鑽石線條,用的是微鑲工藝,摸上去滑溜溜的,不用擔心刮手,還能在陽光下折射出粉色的光,像真的荷花一樣!”
青提子則在秋款麥穗銑刀前停下腳步,刀身上的麥穗紋樣用拉絲工藝做成,每一粒“麥穗”都綴著顆金黃的鑽石顆粒,銑刀的刀頭閃著鋒利的光:“這麥穗的質感太絕了!拉絲工藝做出了麥芒的粗糙感,鑽石顆粒像麥穗上的露珠,既有秋天的豐收感,又不失精致——用這把刀雕木頭,肯定能雕出麥穗的層次感!”
玻璃骨則被冬款梅枝餐具吸引——瑩白的瓷質餐具上,梅枝雕得蒼勁有力,梅蕊處嵌著小小的鑽石,在光下像雪中的寒梅,透著清冷的美:“這鑽石梅蕊太點睛了!普通的梅枝餐具總覺得少點靈氣,加了這顆鑽石,瞬間就有了‘淩寒獨自開’的意境——用這套餐具吃飯,都覺得是種享受!”
守白看著眼前的四季工具,心裡忽然踏實了——她之前還擔心“四季”和“非遺”的元素會融得生硬,現在看來,童欣和周一軍的團隊不僅懂生產,更懂她的設計初心:“這些工具不隻是工具,是把四季的美、非遺的魂,都藏進了刀刃和手柄裡——讓用戶拿到手,既能感受到實用,又能讀懂背後的文化,這就是‘四季藝術非遺’的意義。”
童欣笑著點頭,指著“非遺體驗區”:“為了讓大家更懂非遺,我們還邀請了上海竹編、安徽剪紙、河南汴繡的藝人,用咱們的四季工具創作了作品,等下可以讓他們現場演示,你們也能試試用工具做非遺!”
二、車間論藝:讓藝匠共鳴,在細節裡藏匠心
上午十點,守白帶著閨蜜團走進生產車間。培育爐的轟鳴聲裡,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生產四季工具——春款刻刀的琺琅燒製爐前,師傅正盯著溫度表,釉料在高溫下慢慢變成嫩綠的顏色;夏款剪刀的鑽石鑲嵌區,工人用顯微鏡小心翼翼地將鑽石線條嵌進荷瓣握柄;秋款銑刀的拉絲車間,師傅正用細砂紙打磨麥穗紋樣,每一筆都透著細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守白老師,您看這春款刻刀的琺琅燒製,溫度必須控製在850c,高一度就會發黃,低一度顏色就淺。”燒製師傅舉著剛出爐的刻刀手柄,眼裡滿是驕傲,“我們試了十幾次,才找到最精準的溫度,保證每一把刻刀的藤蔓顏色都一樣嫩!”
守白湊過去,看著手柄上均勻的琺琅層,心裡滿是感動:“師傅,謝謝您這麼用心!這顏色比我畫稿上的還好看,以後春款刻刀肯定能賣爆!”
走到夏款剪刀的鑽石鑲嵌區,守白停下腳步——工人正用鑷子夾著細如發絲的鑽石線條,在荷瓣握柄上定位:“守白老師,這鑽石線條太細了,直徑隻有0.1毫米,鑲嵌時得屏住呼吸,稍微一抖就會歪。我們專門請了珠寶鑲嵌的師傅來培訓,現在每把剪刀的鑽石線條都能嵌得筆直!”
青提子拿起一把剛鑲嵌好的剪刀,在紙上輕輕剪了一下,流暢的剪口瞬間顯現:“太鋒利了!而且握著手感特彆好,荷瓣的弧度剛好貼合掌心,剪久了也不累——這就是‘藝術+實用’的完美結合!”
秋款銑刀的拉絲車間,師傅正在給刀身做麥穗紋樣的拉絲處理:“守白老師,這麥穗的每一粒‘麥子’,都要拉三道絲,才能做出飽滿的質感;鑽石顆粒鑲嵌在‘麥芒’頂端,既不影響使用,又能突出秋天的豐收感——您設計的這個紋樣,太有想法了!”
守白看著師傅認真的樣子,忽然想起央美畫室裡,自己反複修改設計稿的夜晚:“其實我也是受了非遺麥稈畫的啟發,想把秋天的豐收感融進工具裡;現在經您這麼一打磨,麥穗的質感比我想象中還鮮活,這就是匠人的魔力!”
冬款梅枝餐具的雕刻區,雕刻師傅正用鑽石刻刀在瓷胎上雕梅枝:“守白老師,這梅枝的枝乾得雕得蒼勁,梅蕊得雕得小巧,鑽石就嵌在梅蕊中心,像雪中的寒梅——您看這剛雕好的胎,是不是有‘疏影橫斜水清淺’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