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骨拿起瓷胎,對著光看:“太有了!這梅枝的線條又細又有力,梅蕊的位置也剛剛好,嵌上鑽石肯定更好看——用這套餐具,吃飯都像在賞畫!”
童欣看著守白和師傅們交流的場景,心裡暖暖的——她知道,守白不是來“挑錯”的,是來“共鳴”的,是帶著對藝術的敬畏,和工人們對匠心的堅持,一起把四季非遺工具做得更好。就像周一軍說的:“好的產品,不是設計師畫出來的,是設計師和工人一起‘磨’出來的,是藝和匠的共鳴。”
三、非遺體驗:讓工具藏起傳承,讓藝趣點亮車間
中午的“非遺體驗區”,熱鬨得像集市。上海竹編傳承人老周正用春款藤蔓刻刀修整竹條,淡綠的手柄在他手裡靈活轉動,竹條很快變成了嫩綠的藤蔓形狀;安徽剪紙藝人李姐用夏款荷瓣剪刀剪窗花,淡粉的剪刀在紙上翻飛,很快剪出一朵盛開的荷花;河南汴繡藝人張姐用秋款麥穗銑刀整理繡線,金黃的刀身閃著光,繡線被整理得整整齊齊。
“守白老師,你來試試!”老周笑著遞過春款刻刀,“這刀夠鋒利,又輕,特彆適合雕細活——你試試雕個小藤蔓,肯定比普通刀雕得好看!”
守白接過刻刀,心裡有點緊張——她雖然會畫畫,卻沒試過雕竹條。指尖握住淡綠的手柄,刀刃輕輕落在竹條上,沒想到刻刀格外順手,輕輕一用力,就雕出一道流暢的藤蔓線條,她眼裡瞬間亮了:“太好用了!這刀一點都不費力,還能雕出這麼細的線條,比我想象中容易多了!”
驚鴻則拿起夏款荷瓣剪刀,跟著李姐學剪荷花。淡粉的剪刀握在手裡,弧度剛好貼合掌心,剪起紙來又快又整齊:“李姐,這剪刀太好剪了!我平時剪窗花總剪壞,用這把剪刀,一下子就剪好了,還特彆好看!”
李姐笑著說:“這就是鑽石剪刀的好處,鋒利又順手,剪再細的線條都不怕;你看這荷瓣的形狀,握在手裡還好看,剪窗花都有動力了——以後我剪窗花,就用這把剪刀!”
青提子和玻璃骨則在秋款麥穗銑刀前,跟著張姐整理繡線。金黃的銑刀輕輕劃過繡線,打結的地方瞬間被理順,張姐笑著說:“以前整理繡線,得用手一點點扯,還容易斷;用這把銑刀,輕輕一刮就順了,還不傷線——這工具太懂我們手藝人的需求了!”
守白看著閨蜜團和藝人們開心的樣子,心裡滿是感慨——她之前設計四季非遺工具,隻是想“讓工具藏起文化”;現在看來,這些工具不僅藏起了文化,還藏起了“藝趣”,讓不懂非遺的人想嘗試,讓懂非遺的人更順手,這就是最好的傳承。
童欣端著剛溫好的紅薯走過來,遞給每人一個:“快嘗嘗柘城的紅薯,甜得很!剛才周一軍哥打電話,說上海非遺展那邊催咱們把四季工具送過去參展,還要咱們現場演示工具怎麼創作非遺作品呢!”
守白接過紅薯,咬了一口,甜香瞬間在嘴裡散開——她看著眼前的四季工具,看著閨蜜團和藝人們的笑臉,忽然覺得,這次柘城之行,不僅是來看產品,更是來感受“藝匠共鳴”的溫暖:“等下咱們一起調整冬款梅枝餐具的鑽石鑲嵌位置,爭取下午就能送樣去上海;還有,我想在每套工具裡加一張‘非遺傳承卡’,上麵寫著對應的非遺技藝和創作故事,讓買家拿到工具,不僅能用來乾活,還能了解非遺,愛上非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個主意好!”童欣立刻點頭,“我馬上讓設計部做傳承卡,下午就能打印出來;周一軍哥還說,等四季工具上市,要搞個‘四季非遺創作大賽’,邀請全國的手藝人用咱們的工具創作,優秀作品能在央美辦展——讓工具成為傳承的紐帶,讓非遺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四、暮色話彆:讓四季鑽光,照亮傳承路
傍晚的柘城,夕陽把產業園染成了暖金色。守白和閨蜜團坐在展廳的休息區,手裡握著剛調整好的冬款梅枝餐具,瑩白的瓷胎上,鑽石梅蕊在夕陽下閃著光,像雪中的寒梅,透著清冷又溫暖的美。
“這次來柘城,太值了!”驚鴻看著手裡的春款刻刀,笑著說,“不僅看到了四季工具的成品,還體驗了非遺創作,更感受到了工人們的匠心——以後咱們設計,得更接地氣,更懂手藝人的需求,讓藝術真正落地生活。”
青提子點頭,拿起夏款荷瓣剪刀:“我打算把這次的體驗做成課程,帶央美學生來柘城工廠實習,讓他們親眼看看設計怎麼變成產品,讓他們知道,好的設計不是畫得好看,是能幫人解決問題,能傳遞文化——這比在教室裡講課有用多了!”
玻璃骨則看著秋款麥穗銑刀,眼裡滿是期待:“等四季工具在上海非遺展獲獎,咱們就推出‘學生非遺工具套裝’,讓更多孩子接觸非遺,用鑽石工具做手工,從小培養他們對傳承的熱愛——這就是四季工具最該做的事!”
守白看著閨蜜們,心裡滿是感動——她想起當年快閃時,四人一起熬夜做裝置;現在,四人又一起為四季非遺工具奔波,不管走多遠,她們的初心始終沒變:“謝謝你們陪我來柘城,謝謝童欣和周一軍團隊的用心——四季藝術非遺工具,不是我一個人的作品,是咱們所有人的心血,是藝和匠的共鳴,是四季與傳承的融合。”
童欣笑著遞過一張剛打印好的“四季非遺傳承卡”,上麵印著春款藤蔓刻刀對應的竹編技藝,還有老周的創作故事:“這是第一張傳承卡,以後每款工具都有專屬的傳承卡,讓買家拿到手,就能讀懂背後的文化——守白老師,你們放心,周一軍哥說了,一定把四季工具做好,讓它成為培育鑽石領域‘文化+實用’的標杆!”
暮色漸深,守白和閨蜜團起身告辭。童欣送她們到門口,手裡拎著一大包柘城的紅薯和剛量產的四季工具樣品:“路上注意安全!上海非遺展我們一起去,咱們一起讓四季工具火起來,讓更多人知道,培育鑽石不僅能做首飾、做工具,還能藏起四季的美、非遺的魂!”
守白接過樣品包,心裡暖暖的——她看著產業園裡漸漸亮起的燈,看著車間裡還在忙碌的工人,忽然覺得,四季藝術非遺工具就像一顆種子,種在柘城的車間裡,種在央美的畫室裡,種在每個手藝人的心裡,慢慢發芽、開花,長成一片能照亮傳承的森林。
車窗外的柘城,夜色漸濃,培育爐的指示燈像星星一樣閃爍。守白握著手裡的春款藤蔓刻刀,指尖摩挲著嫩綠的琺琅紋樣,忽然想起周一軍說的話:“培育鑽石的價值,不止是硬度和純淨度,是藏在裡麵的溫度和文化——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份溫度和文化,傳遞到更多人的心裡。”
喜歡萌寵特攻請大家收藏:()萌寵特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