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區的角落,童欣正陪著一個穿粉色連衣裙的小女孩用迷你鑽石剪刀做手工。女孩叫朵朵,媽媽帶她來非遺展,手裡攥著一張畫滿小花的紙,卻不敢下剪刀。童欣蹲在她身邊,把小剪刀遞到她手裡,握著她的手:“朵朵,你看這剪刀的小爪子,是月半貓媽媽的耳朵,很可愛,它不會剪到手的,咱們慢慢剪……”
朵朵剪壞了兩次,眼圈紅了,童欣卻沒說“沒關係”,而是指著剪刀上的鑽石:“你看這小鑽石,它在幫你加油呢,再試一次,肯定能剪好。”
第三次,一朵歪歪扭扭的小花終於剪出來,朵朵舉著給童欣看,眼裡閃著光:“姐姐,我剪好啦!我要送給奶奶,她生病了,看到小花肯定會開心!”
童欣摸了摸她的頭,從包裡掏出個小禮盒:“這把小剪刀送給你,以後你可以剪好多小花給奶奶,好不好?禮盒上的月半貓媽媽,會保佑奶奶快點好起來。”
朵朵抱著禮盒,蹦蹦跳跳地跑向媽媽,童欣看著她的背影,想起自己小時候——奶奶住院時,她也是這樣,剪了好多歪歪扭扭的小花,貼在奶奶的床頭,奶奶說“這是最好看的花”。
“童欣姐,有位老奶奶說冬款梅枝餐勺太滑,她握不穩,想退……”實習生小鄭跑過來,手裡拿著餐勺,語氣裡滿是慌。
童欣趕緊走過去,看到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奶奶正握著餐勺,手背上的青筋凸起,餐勺在手裡滑了一下,差點掉在地上。童欣趕緊扶住,笑著說:“奶奶,您彆急,不是餐勺滑,是咱們沒給它‘穿防滑鞋’,我馬上幫您加一層矽膠套,保證您握得穩穩的。”
老奶奶歎了口氣:“姑娘,我就是想給我重孫子裝輔食,這餐勺好看是好看,就是太滑了……”
“您放心,明天一早我就給您寄過來,免費改!”童欣掏出筆,記下老奶奶的地址,“以後您用著不舒服,隨時給我打電話,我24小時在線。”
送走老奶奶,童欣立刻給柘城工廠打視頻電話,對著鏡頭比劃:“王師傅,您在餐勺手柄上加一層0.5厘米的矽膠套,紋路要粗一點,像防滑墊那樣,明天一早必須趕出來,寄到上海……”
掛了電話,童欣蹲在地上,給老奶奶寫了張便簽:“奶奶,防滑餐勺明天就到,您用它給重孫子裝輔食時,記得多喂兩口,小家夥肯定吃得香~”
守白走過來,看著她認真的樣子:“童欣,你這客服做得,比親閨女還貼心。”
童欣笑著把便簽塞進信封:“這些爺爺奶奶,跟我奶奶一樣,買東西不是圖好看,是圖個省心、暖心。我多幫他們想一點,他們就少操心一點——客服不是賣東西,是幫人解決心裡的事兒。”
四、閨蜜團:在熱愛與堅守裡,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四季非遺故事牆”前,驚鴻正給一群穿校服的學生講夏款荷瓣剪刀的設計故事。她手裡舉著剪刀,指尖劃過淡粉的荷瓣:“你們看這荷瓣的弧度,是我和周深去安徽宏村拍了二十種荷花才定的,最貼手的弧度,剪起紙來不用彎手腕;邊緣的鑽石線條,是守白老師畫了五十稿,才選出最細、最不刮紙的——好設計,不是坐在畫室裡想的,是跑出來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個紮馬尾的女生舉手:“學姐,我也想做非遺設計,可是我怕自己做不好……”
驚鴻笑著把剪刀遞到她手裡:“我第一次剪荷花,剪壞了三十張紙,周深還笑我‘手比腳笨’。你看這把剪刀,它能幫你省力,幫你修正錯誤,你隻要敢試,就已經贏了——熱愛比‘做得好’更重要。”
青提子則在體驗區,幫一個男生調整秋款銑刀的角度。男生雕壞了三塊木片,懊惱地把銑刀扔在桌上:“我根本不是做這個的料!”
青提子撿起銑刀,放在他手裡,握著他的手重新對準木片:“你看,銑刀的刀頭是斜的,你得順著木紋斜著推,不是直著壓——周深說‘用工具要懂工具的脾氣’,你得跟它好好相處。”
男生試著推了一下,一道流暢的線條顯現出來,他愣住了,青提子笑著說:“你看,不是你不行,是你沒找對方法。做設計和雕木頭一樣,得有耐心,得願意試。”
玻璃骨則在“非遺創作區”,幫剪紙藝人李姐裝裱作品。李姐用夏款剪刀剪的“四季荷花”,每一片花瓣都細如蟬翼,玻璃骨小心翼翼地把剪紙貼在宣紙上:“李姐,您這手藝,配上這剪刀,簡直絕了。”
李姐笑著說:“以前剪這麼細的花瓣,得用放大鏡,剪壞十片才能成一片;現在用這鑽石剪刀,不用放大鏡也能剪好,省力多了。我想跟你們合作,用這剪刀剪一套‘二十四節氣’,送給我的徒弟們。”
玻璃骨點頭:“我們幫您定製專屬剪刀,刻上您的名字和‘剪紙傳家’,讓您的徒弟們拿著剪刀,就想起您的手藝。”
守白看著閨蜜們忙碌的身影,心裡滿是感慨——驚鴻還是那樣,喜歡把“跑出來的經驗”分享給彆人;青提子依舊耐心,總能幫人找到“和工具相處”的方法;玻璃骨還是那麼細心,連裝裱的膠水都要選最不傷紙的。她們沒成為聚光燈下的大藝術家,卻在非遺傳承的小角落裡,活成了最鮮活、最踏實的樣子。
閉展時,月光灑在展台上,周深還在挨個擦拭工具,童欣在給白天的客戶寫感謝卡,閨蜜團在整理“四季非遺故事牆”上的留言——“春款刻刀,陪我女兒學竹編”“荷瓣剪刀,讓奶奶重新剪窗花”“麥穗銑刀,是給爺爺的退休禮”“梅枝餐具,裝著重孫子的輔食”。
守白走過去,和他們一起收拾,指尖碰到周深手裡的冬款餐勺,鑽石梅蕊在月光下閃著光。她忽然明白,四季工具之所以能打動人心,不是因為設計多精致,工藝多頂尖,是因為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帶著最鮮活的心意——她對藝術的“軟”,周深對技術的“細”,童欣對客戶的“暖”,閨蜜團對傳承的“實”,還有老藝人對手藝的“癡”,普通人對生活的“盼”。
這些心意,像四季的風,吹過柘城的車間,吹過央美的畫室,吹過上海的非遺展,最後落在每個人的心裡,讓“四季藝術非遺工具”不止是一把刀、一把剪刀,而是藏著溫度的匠心,是能傳遞的熱愛,是每個平凡人都能觸摸到的、鮮活的生活。
喜歡萌寵特攻請大家收藏:()萌寵特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