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白:我們接續《六道梵行記》第十章的情節,開啟第十一章的創作。上一章末尾,守白寫到“觀察者”初入人道,投身宮闈,成為一名低階采女,甫一入局便感受到了無形的目光與潛在的危機。
六道梵行記第十一章琉璃心映紅塵戲
意識,如同沉入水底的琉璃,清晰卻隔著一層無形的壁障,觀照著這具名為“雲蘅”的軀殼所經曆的一切。
入宮三日,謹言慎行,如同揣著易碎的珍寶,行走於薄冰之上。這采女的身份,是枷鎖,亦是觀察的絕佳視角。人道之苦,首在“求不得”。求安寧而不可得,求理解而不可得,乃至求一隅清淨,亦屬奢望。)雲蘅觀察者)於心底默念,這念頭冰涼,劃過心湖,不起波瀾。
同批入宮的幾位采女,性情各異。有活潑嬌俏如柳氏者,已憑著幾句機靈話,得了管事嬤嬤的青眼;有家世稍顯、沉默寡言如陳氏者,終日低眉順目,似要縮進牆壁裡去;亦有如那位名喚李晚晴的,眉宇間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傲氣與急切,目光掃過他人時,總帶著掂量與審視。
眾生百態,貪嗔癡慢,於此方寸之地,已初現端倪。)雲蘅靜坐於窗下,手中捧著一卷宮中規儀,目光卻似穿透了紙頁,落在那庭院中一株開得正盛的木槿花上。花開花落,本是尋常,在此地,卻似乎都沾染了榮辱興衰的隱喻。
“雲妹妹倒是好定性。”一個聲音自身後響起,帶著幾分刻意營造的親昵。
雲蘅回首,是李晚晴。她今日穿著一身水綠色的衣裙,襯得肌膚勝雪,發間一支簡單的銀簪,卻勾勒出幾分不屬於采女身份的精致。
“李姐姐。”雲蘅起身,微微頷首,禮數周全,神色平淡。
李晚晴走近,目光在雲蘅身上轉了一圈,又落在她手邊的書卷上,笑道:“整日對著這些枯燥規儀,也不嫌悶得慌?我聽說,過幾日宮中設宴,咱們這些新入宮的,或許有機會在貴人麵前露個臉呢。”她語氣中帶著一絲抑製不住的向往與試探。
怨憎會,愛彆離,求不得……五蘊八苦,皆由此“求”字而生。)雲蘅心中明晰,李晚晴的“求”,是恩寵,是地位,是擺脫眼下這卑微處境的捷徑。而她,觀察者,所求為何?是體驗,是勘破,是於此紅塵迷障中,尋得一絲超脫的靈光。
“妹妹愚鈍,隻恐規矩不熟,衝撞了貴人,還是先謹守本分為好。”雲蘅的聲音溫和,卻帶著一種不易靠近的疏離。
李晚晴眼底閃過一絲不以為然,又湊近了些,壓低聲音:“雲妹妹,你我同期入宮,理當相互扶持。我聽聞,那柳采女昨日已偷偷往淑妃娘娘宮中送了一方自己繡的帕子……這風向,咱們可得瞧準了。”
業風起於青萍之末。一念攀緣,便種下來日糾葛之因。)雲蘅看著李晚晴眼中閃爍的算計,仿佛看到了無數輪回中,被欲望驅使、沉淪苦海的靈魂縮影。她不動聲色地退開半步,輕聲道:“姐姐消息靈通。隻是宮中行事,穩妥為上。”
正說著,一名麵生的宮女端著茶點進來,低眉順目地為二人斟茶。動作間,雲蘅卻敏銳地察覺到,那宮女的目光極快地在李晚晴發間那支銀簪上停留了一瞬,又若無其事地移開。
嗯?)觀察者的靈覺微微一動。那目光並非尋常的欣賞,帶著一絲極淡的……確認?
宮女退下後,李晚晴猶自沉浸在“相互扶持”與“瞧準風向”的構想中。雲蘅卻已無心應酬,她借故起身,行至窗邊。窗外,天色不知何時陰沉下來,風卷起庭前落葉,帶著一股山雨欲來的沉悶。
因果之線,已開始纏繞了麼?)她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張力在這小小的宮室間彌漫。李晚晴的野心,柳采女的鑽營,那宮女意味深長的一瞥……皆如投入靜湖的石子,蕩開漣漪。
這具身軀的心臟,不受控製地加速跳動了幾下,帶來一絲屬於“雲蘅”這個身份的、對未知命運的細微惶恐。然而,更深層的意識,那曆經輪回的“觀察者”,卻如古井深潭,映照著這一切的發生。
她端起那杯宮女奉上的茶,茶水微溫,色澤清亮。她並未飲用,隻是靜靜看著杯中自己的倒影,模糊,扭曲,一如這人道眾生,在欲望與規則的洪流中,難以看清本來麵目。
序幕已啟,戲碼將開。且看這紅塵萬丈,如何演這一場貪嗔癡慢疑的大戲。而我,既是戲子,亦是看客。)
風更大了,吹得窗欞作響。雲蘅觀察者)閉上眼,不再去看那紛擾的庭院,而是將感知向內收攝。外境的風波遲早會湧至身前,而內心的澄明,才是渡過這“人道”苦海,唯一的舟筏。
隻是,這舟筏,在此世,能經得起幾重風浪?她尚不知曉。唯有一點清晰:體驗,觀察,超越。此乃此行目的。)
第十一章,終。
喜歡萌寵特攻請大家收藏:()萌寵特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